喜迎二十大 忠诚保平安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山西法院多项关键指标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2017年,山西省法院在全国高院中率先开展庭审直播工作,省高院庭审直播数量位居全国高院第二位,在直播数量居全国前20名的中级法院中,山西省就有5家,庭审直播工作率先进入了全国法院第一方阵,以庭审直播为标志的司法公开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这是1月22日,记者从山西省高院举办的2018年首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山西省高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朱明当日向媒体记者通报了2013年以来特别是2017年以来山西省法院推进司法公开、提升审判质效的有关情况。

  据悉,近年来,山西省各级法院深化司法公开理念,坚持主动公开、依法公开、全面公开和实质公开,将司法公开覆盖审判执行工作各领域、各环节,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自2017年全省法院信息化工作推进会后,三级法院按照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和16项年度任务要求,共建成数字法庭系统592个,实现了庭审同步录音录像和庭审直播全覆盖;建成执行指挥中心19个,实现执行案件指挥实时、全程可视、查控便捷、工作规范;大力开展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应用,推进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审判执行要素公开。

  朱明介绍,全省法院创新司法公开平台载体,借助信息化手段全面实现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庭审活动“四公开”。在审判流程公开方面,依托办案系统通过诉讼服务网、电子屏、手机短信、诉讼服务中心等多种渠道向案件当事人推送案件流程信息,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自案件受理之日起,可以凭有效证件号码随时登录查询、下载有关案件流程信息,及时了解案件进展。在裁判文书公开方面,全省法院自2017年3月开始,上线开通了裁判文书上网直报系统,法官可以通过办案系统一键操作完成文书上网工作,极大地提高了文书公开的便捷性与工作效率。在执行信息公开方面,2017年,全省三级法院全面向“基本解决执行难”宣战,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等专项活动,年底前又开展了“执行攻坚跨年大行动”,通过电视、报纸、网络、户外大屏幕等多种载体和途径,对近13万名老赖进行了公开曝光;并采取罚款、司法拘留惩戎和检察机关对拒执罪予以起诉等方式,震慑和促使一大批老赖主动履行义务;通过实行网络司法拍卖和“一案一账户”案款管理机制,使涉案标的额达56.83亿元的执行案款实现网拍。

  在庭审公开方面,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对法院庭审予以公开,实现了“现场正义”到“可视正义”,全省三级法院全部接入公开网,截至2017年12月,建设直播法庭617间,在中国庭审公开网直播庭审24865场,全年全省庭审案件观看量达6500余万次,其中晋中中院直播的(2017)07刑初27号的观看量达到165万次。

  在此基础上,山西省法院不断拓展司法公开的深度和广度。自全面实行立案登记制改革后,全省法院当场登记立案率超过95%,较好地保障了当事人诉权;对诉讼服务中心进行提档升级实现了电子公告屏、触模查询机、诉讼服务窗口管理系统全覆盖,开通山西法院诉讼服务网,不断完善巡回审判工作机制,做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省高院每月对三级法院的庭审直播情况和文书上网情况进行通报,督促各级法院不断提高庭审直播与文书上网的数量。

  据统计2017年,全省法院刑事案件当庭宣判案件33884件,当庭宣判率达9.84%,位居全国法院前列。在全省法院建立并坚持代表委员联络机制、陪审员制度,各级法院还通过多种媒体途径向社会提供公开详尽权威的司法信息和方便快捷的司法服务,使司法公开的层级和范围得到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司法公开不仅方便了群众和当事人,还直接倒逼法院和法官进一步规范程序、提升素质、改革机制。2017年,全省法院在法官减少近1000名、案件新增4000余件的情况下,新收各类案件较去年同期增长12.64%,人均结案达130余件,同比上升103.68%,审理周期减少52.7天,实现了已结案件、结案率、审限内结案率上升及未结案件下降的“三升一降”的良好运行态势,以结案率为标志的审判约束性指标迈入全国法院第一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