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忠诚保平安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虽远必追!山东两个月来抓获67名潜逃10年以上嫌疑人

原标题:山东两个月来抓获67名潜逃10年以上嫌疑人

为确保隐患清零,营造良好治安环境,山东省公安厅自4月1日至5月底在全省范围内部署开展了疑难在逃人员集中研判和攻坚会战。截至5月30日,全省共抓获潜逃10年以上故意杀人、抢劫、绑架等八类重罪犯罪嫌疑人67名,取得显著战果。会战中,各地公安民警认真梳理研判,精心组织抓捕,上演了一个个斗智斗勇、千里追逃的精彩故事。

25年行程3万公里,千里之外擒获在逃人员

  4月9日,哈尔滨至烟台的列车高速飞驰着,谁也不会想到,此时车上正押解着一名逃亡了25年的嫌疑人。民警们在持续20余载的不懈追捕中经历了什么?

  一切要从1993年3月26日中午说起。当日,招远市张星镇青年教师温某与同事吃完饭,准备去粮所磨面粉。在粮所门口,看到有人吵架,温某就上前劝架,正路过此地的于某也冲了上去。温某与喝多了的于某推搡了几下,之后温某突然向粮所大门跑去,于某紧随其后。到大门口时温某倒地,于某却惊慌地逃走了。等众人将温某扶起时,发现其腹部中刀,还没送到医院就离世了。

  于某逃跑后,民警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走访追踪,却一直没有线索。招远公安机关发出协查通报,面向全国公开通缉于某。25年来,办案民警一直坚持在蛛丝马迹中循线追踪。为了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招远民警积极挖掘线索,搜集大量信息,深度展开分析研判,对于某的追捕从未停止。期间,他们先后奔赴贵州、河南、山西、黑龙江多地,行程共计3万余公里。

  今年3月底,一条好消息传来。黑龙江省鸡西市名为王海的男子与于某高度相似。招远市公安局刑侦大队追逃小组立即赶赴鸡西市。在当地公安机关的大力配合下,民警们追踪到王海工作过的一个小煤矿。民警拿出于某的老照片让王海的工友辨认,工友肯定地说,照片上的人就是王海。

  在当地警方配合下,民警们获取了于某在鸡西市的居住地址和联系方式。3月底的东北春寒料峭,夜间气温零下七八摄氏度。经过连续多天的蹲守,4月6日晚,民警突然发现于某的租住房里有灯光短暂亮起,于是立即展开抓捕行动,成功将于某抓获。

细心研判,通过模糊线索获取关键信息

  4月18日,辽宁沈阳,潜逃14年、变换身份的命案在逃嫌疑人刘某被抓获,实现了零有效照片、零活动轨迹、零关系人员“三个零”状态下,成功研判抓获在逃人员的历史性突破。此时,疲惫劳累也难掩日照市公安局追逃民警们内心的激动和喜悦。

  2004年11月11日,时年25岁的刘某因琐事与他人发生了争执。刘某找来朋友宋某、张某一起商量怎么教训对方。然而,在商量过程中,3人发生了争执,刘某和宋某一起殴打张某。打斗中,刘某掏出随身携带的匕首刺向张某,张某最终不治身亡。作案后,犯罪嫌疑人刘某潜逃。

  今年全省疑难在逃人员集中研判和攻坚会战中,日照公安机关将此案列为重点攻坚目标。此时,民警掌握的线索仅仅包括刘某的姓名、身份证号、原户籍地和一张多年前的证件照,侦破难度很大。然而,经过民警的细心研判分析,运用大数据手段,终于发现居住在沈阳的刘春生极有可能就是犯罪嫌疑人刘某。

  日照市公安局东港分局立即成立专案组,赶赴沈阳开展工作,很快查明了刘春生的住处并将其抓获。面对突然出现的民警,刘某的心理防线当即崩溃,并对当年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从研判认定嫌疑人到成功抓捕仅用时32小时

  在押返途中,在逃人员陈某一路默不作声,但一进入东平县,面对久违的故土,他哽咽了,对民警说:“21年了,无数次悔不当初,无数次梦回这里。”近日,东平县公安局成功将潜逃21年的抢劫爆炸物在逃人员陈某抓获。从研判认定嫌疑人到成功抓捕,公安机关仅用时32小时。

  1996年12月11日,东平县银山镇腊山村炸药库,犯罪嫌疑人陈某伙同他人冒充公安民警,持匕首闯入炸药库后,强行捆绑并殴打值班人员,抢走48箱雷管及三轮车一辆,总价值6万余元。随后,在民警的不懈努力下,陈某的同伙全部到案,但陈某在案发后潜逃。东平县公安局对陈某的抓捕工作从未停止,但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今年4月,山东省公安厅部署开展疑难在逃人员集中研判攻坚会战,东平县公安局组成工作专班,积极开展研判会战,认真梳理案件线索,对陈某的抓捕工作再一次启动。

  专案组民警将线索进行一遍又一遍的梳理,寻找突破口,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4月8日凌晨,专案组民警获得了一条振奋人心的线索,河南省漯河市的陈某雷疑是在逃人员陈某。经循线追踪,专案组民警成功获取了陈某雷的具体信息,研判认定其就是陈某。东平县公安局立即组织抓捕组赶赴漯河实施抓捕。在漯河公安机关的配合下,4月9日8时许,民警在漯河市召陵区龙湾美食城附近发现陈某并将其抓获。

抓获杀人潜逃23年的嫌疑人

  5月10日上午,威海市公安局环翠分局两名刑警来到市看守所,向犯罪嫌疑人张某宣读了检察机关对其涉嫌故意杀人批准逮捕的决定。

  1995年5月5日,威海某企业职工于某被杀。经排查,与于某合伙卖啤酒的张某被锁定为犯罪嫌疑人。案发后,张某逃离威海。多年来,一茬又一茬的民警先后十几次赴张某的老家黑龙江哈尔滨进行调查,但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近日,民警通过侦查得知,张某现藏匿在北京。民警先后多次赶赴北京、哈尔滨等地,最终将张某抓获。

  据张某交代,当年他和于某因为请客花钱的事发生争执,于某随手操起桌上的一把刀冲张某比划,张某冲过去跟于某抢刀子,期间于某中刀倒地死亡。随后,张某开始了长达23年的逃亡之路。

  面对民警的讯问,张某说:“愧对所有家人。”他告诉民警,在逃亡过程中他去工地上挖土方、在餐馆里洗碗帮厨,也当过服务员,“基本都是干苦力,受了气也不敢吱声”。张某说,他也曾多次想过自首,但每次都是恐惧和侥幸心理占了上风。多年来,他一直不敢跟家人联络,2011年父亲去世,他于2013年才偶然得知。近年来,张某有了相对稳定的生活。有一次,张某问4岁的儿子理想是什么,儿子回答说长大了要当警察抓坏人。“我一听,当时就不由自主地哭了,我自己杀了人,怎么配给儿子当父亲。”张某说,民警抓捕他的那一刻,自己突然感到一种莫名的轻松,“总算要给年轻时犯下的错误有个交代了”。

从一个QQ号码入手抓获在逃人员

  近日,昌邑市公安局从一个QQ号码入手,将潜逃14年的重大在逃人员张某抓获归案。

  2004年6月25日,张某伙同他人以租车为名,将李某骗至烟潍公路围子段,以暴力手段抢劫现金1700元、手机1部、桑塔纳出租车一辆,总价值4.19万元。同年7月,犯罪嫌疑人张某被公安机关上网追逃。14年来,昌邑警方从未放弃追捕,追逃民警多次到张某的户籍所在地河南走访调查。因张某一直在外流窜,未办理身份证,民警到其曾经就读的小学、中学查询档案,也没有发现相关资料,给追逃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追逃组毫不气馁,一组民警多次往返河南商丘等地,对张某的亲属进行调查取证,全面搜集线索;另一组民警辗转多地提审其同案嫌疑人。经过细致调查,民警获取了张某曾在深圳打工的关键信息和大体相貌特征,得知其在抢劫一辆出租车后发生严重交通事故,脸部受创,有明显的疤痕。但根据这些信息,民警仍无法确定张某的藏身位置和活动轨迹,案件侦查一度陷入僵局。

  民警重新进行研判,经深入分析,发现有一个关联QQ号嫌疑重大。民警顺着该QQ号继续跟进调查,终于确定了张某冒用上海王某的身份,目前正在深圳活动。经过30多个小时的长途跋涉,5月1日,专案组民警再次赶赴深圳,在当地派出所协助下,追逃民警克服水土饮食不服、语言不通等困难,冒着暴风雨逐门逐户开展排查。功夫不负有心人。5月6日,追逃民警终于找到了“王某”,经辨认确定为在逃人员张某。5月8日,经缜密部署,追逃民警将张某抓获。经讯问,张某交代,2004年6月,其伙同他人连续抢劫出租车5起,涉案价值2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