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忠诚保平安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为何这10万名“老赖”乖乖履行义务?“史上最严”联合惩戒措施了解下

执行联动单位100家,查询、比对失信被执行人310万多次,拦截、限制、惩戒失信被执行人11万多次,10万多被执行人慑于强大压力自动履行法定义务……

  联动单位不落实责任,不合理实施惩戒,取消文明单位、平安先进单位的评选资格,扣减联动绩效综治考评分值,约谈问责处分负责人……

  “史上最严厉”联合惩戒措施在福建落地见效,失信被执行人面临更加高昂的处罚成本,“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格局在福建已然形成。

  聚共识——

  百部门“联合作战”惩戒失信

  “执行难”一直以来是法院工作的难点,亦是社会诚信的痛点。

  2016年1月20日,国家发改委、最高人民法院等44家部门联合签署了《关于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同年9月,中办、国办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建设的意见》。

  为了尽快让这些规范性文件在福建落地生效,福建省高院多次向省委、省政府及省委政法委作专题汇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两办”率先在全国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省发改委基于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立全省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平台;各部门在各自业务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打破壁垒,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息与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信用信息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挤压失信被执行人的生存空间。

  在省委政法委多次牵头、各联动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及省高院的积极推动下,省发改委出资建立的“福建省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平台”于2017年8月正式上线运行。截至目前,共有65家省直或下属单位完成自动对接,省直其他35家联动单位均以账号的方式登陆平台,通过人工方式反馈落实惩戒情况。

  “百家部门共同打造的全省联合惩戒平台具有惩戒手段多元、对接方式灵活、惩戒措施留痕的优势和特点,是一只‘长了牙齿的老虎’。它的上线运行将有效促进失信被执行人不敢逃债、不能逃债、不愿逃债局面的形成。”省高院副院长林玫瑰如是说。

  抓共建——

  大数据为“执行难”破题

  早在2014年,以“点对点”网络查控系统为基础的福建法院执行信息化作为“福建样本”走向全国。

  “如果说依靠信息化手段精准查控被执行人财产是推动执行工作变革的‘上半篇文章’,那么‘下半篇文章’就是要建立更为严厉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让失信被执行人寸步难行。”省高院执行局局长许寿辉如是说。

  在联合惩戒平台搭建之前,各联动部门信息共享不畅,失信惩戒力度不够,部分失信被执行人通过各种渠道欠债不还、规避执行甚至对抗执行等失信行为屡见不鲜。这一系列问题在平台建立后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今年9月18日15时09分,林某到福州市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准备办理房产证登记。但工作人员告诉林某,因其卷入一场民间借贷欠款纠纷,未履行法院生效判决,故其申请不能获批。交易心切的林某只得主动联系福州市鼓楼区法院,将欠款悉数还清。

  10月8日,记者在省高院实际操作体验了该平台,该平台共设有7项菜单栏,随即点开联合惩戒措施配置栏,立马弹出惩戒措施配置页面,内容显示各联动单位采取各种惩戒措施、次数、详情。

  据介绍,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对失信被执行人自动查询、自动比对、自动拦截、自动惩戒、自动反馈等“六项自动”功能。这是“福建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平台”凸显的最大亮点。自上线运行以来,平台自动查询、比对失信被执行人310万余次,拦截、限制、惩戒失信被执行人11万余次,10万余名被执行人慑于强大压力自动履行了法定义务。

  值得一提的是该平台还建立了留痕、溯源机制。每家单位在平台查询、比对失信被执行人的次数,实施信用惩戒的具体情况等都可直观地展现。

  省委政法委委务会议成员傅建飞告诉记者,为用好用足这一平台,确保联合惩戒的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省执行联动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规定,定期将各单位惩戒措施的落实情况向省综治办、文明办等单位报告,作为相关单位评选、考核的依据。

  谋共享——

  助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差点让我失去竞选村支书的机会……”提及几个月前的经历,三明市泰宁县杉城镇水南村的曹某至今仍懊悔不已。

  原来,在今年6月曹某公开竞选村支书时,当地镇政府发现曹某上了失信“黑名单”,于是限制他参与竞选。这可急坏了曹某,为了能继续参选,他主动联系执行法官偿还了35万元的债务。

  福建各部门联合搭建惩戒平台,丰富了执行联动主体,实现了多个部门联合惩戒,共同打击失信被执行人,由法院一家唱“独角戏”变为多个部门组成“合唱团”,有效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办、法院推动、社会联动”的执行联动大格局,最大限度挤压失信被执行人的生存空间。

  “搭建联合惩戒平台是项系统工程,对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省公安厅治安总队二支队支队长李哲民告诉记者。目前,该厅已有多个警种业务平台与法院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共享。仅8月至9月底,在全省范围内限制失信被执行人入住四星级以上酒店这一惩戒措施就多达2130人次。

  早在2014年,全省工商部门就已经开始协助法院开展股权信息查询,之后又相续制定了各项意见及合作备忘录,有效促进了工商与法院间信息即时反馈、高效协助、有效惩戒。通过联合信用惩戒这一平台,福建法院与工商实现业务系统关联对接,现在股权冻结信息每10分钟推送和接收更新一次,失信被执行人信息每日更新一次。截至目前,全省各级法院通过系统累计查询企业股权等信息380万余条,拦截限制失信被执行人申请登记累计达10613次。

  截至目前,“福建失信联合惩戒平台”取得突破进展,横、纵辐射面广,共有65家省或下属单位完成自动对接,35家其他省直联动单位采用账号方式登录平台参与实施联合惩戒。同时,全省74个市、县、区建立了本地区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平台,有2555家联动单位参与实施联合惩戒。(记者张梅花 通讯员 何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