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之忆——致敬壮阔四十年
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平安建设和法治变迁最为澎湃和铿锵的40年,为此,辽宁法制报以《锚定幸福之基 护航振兴之翼——改革开放40年全省平安法治建设大综述》为开篇,历时两个月推出年度鸿篇巨制,将与改革开放相伴相行的辽宁法治建设,由点到面,由管窥到宏观,一点一点铺陈出来,展现在全省读者面前。而在本篇收官之作里,参与此次大型策划采访的记者们想把此次采访的感受分享出来。
采访线:省委政法委
政法记者的平安守望
梳理改革开放40年平安法治辽宁建设的历史脉络,我心中总是沉甸甸的。这是一幅无比瑰丽的画卷,辽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赢得了“共和国长子”的赞誉。在近3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出现企稳回升之势,并于2017年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4.2%的增速,在这一经济增速的背后,平安法治建设功不可没。
辽宁发生过震惊全国的大要案件,当创安的意识在一次次阵痛后慢慢苏醒,便是长年累月的坚持。
平安,看似无形,实则无比真实,真实在4300万辽宁人的日常生活中,真实在每一个微小的改变中,真实在经济增速由负转正的艰苦奋斗中,也真实在一代代辽宁政法人的职业荣耀和信仰之中。
作为政法记者的我,既是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更是一名平安守望者。岁月长河中,我已将职业信仰与政法事业紧密相连,更愿为平安法治辽宁建设贡献一份力量。(记者 白国军)
采访线:省公安厅
变则通,通则久
变则通,通则久。改革开放40年,辽宁公安一路走来,证明了这个亘古不变的真理。
1997年7月,我开始做公安新闻,采访大案要案、英雄事迹,现在回顾起来依然有幸福感。我喜欢探究警察的历史,以及辽宁公安的历史,因此积累了很多资料。这次参加报社的大型采访,我攒的那点“底子”真就派上了用场。
公安工作千头万绪,改革开放以来,辽宁公安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敢打敢拼,一步一个脚印,以汗水和鲜血凝结成忠诚。“严打”斗争、追逃战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每场硬仗无不打出辽宁公安的威风;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打击犯罪,保卫人民,辽宁公安向党和人民交上了合格答卷;城乡警务改革,公安体制改革,辽宁公安的创新举措令同行刮目相看。而这些变化,得益于改革开放。(记者 杨清林)
采访线:省人民检察院
共同解锁四十年记忆
2018年,不仅是改革开放40周年,更是我国检察机关恢复重建的第40年。记者也得以与检察人共同去解锁过去40年的检察记忆。
通过翻阅历史资料以及听取检察人的讲述,记者了解到辽宁检察恢复重建这40年来,机关设置在不断优化,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司法理念得以深刻转变,司法公信力在持续提升,法律监督属性日渐凸显。依法打击刑事犯罪活动,深入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不断加强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深入推进改革,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辽宁检察队伍从小到大、从大到强,这其中涌现出一大批忠于职守、无私奉献、公正司法、勇于创新的先进典型。
忆往昔峥嵘岁月,四十年时代更迭。检察人的使命从未改变,通过一代又一代检察人共同的努力和坚守,检察事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记者 邵小桐)
采访线:省高级人民法院
为一种精神所感动
在历史长河里,40年宛如白驹过隙。但从这40年中抓出的任何一个瞬间,却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一段记忆。
我有幸查阅了全省法院40年的工作报告,有作为解决平等主体间纠纷的民事审判,展示着现代先进司法理念的变迁;也有发生巨大变化的刑事审判理念。更难能可贵的是,我采访到了来自5市4区1县的15位法官,有全国大要案“抚顺土地奶奶案”的主办法官,还有多位屡获殊荣的优秀法院人。
沈阳市沈河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周全讲述了他1998年担任民事法庭审判员审理的一起离婚案件,案情并不复杂,但判决过后被告方的过激行为却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到一次偶遇,被告方诚恳道歉后,周全在释怀的同时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法律信仰。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法律信仰就是这样在实实在在的经历中建立和秉持的。(记者 关月)
采访线:省司法厅
零距离感受司法温暖
采写《筑牢“良法善治”之基 捍卫“公平正义”之名——改革开放40年辽宁司法行政工作综述》这篇稿件,与其说是一次采访经历,不如说是一次历练、一次成长。
在重建篇的采访中,我了解到了省司法厅历经多次职能调整,先后增加依法治理、法律援助、司法所建设、安置帮教、国家司法考试、司法鉴定、仲裁登记、社区矫正、强制隔离戒毒等职能,全省司法行政工作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职能不断强化的巨大跨越,在法治辽宁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成果篇的采访中,我更加明确了普法工作的重要性,自“一五”普法正式展开,普法活动以5年为单位,始终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而不断完善,始终为了将法治信仰变为全民信仰而不断努力。如今,“七五”普法正在稳步推进。
在奋进篇的采访中,我体会到法治守护者的平凡与艰难,法治宣传、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司法行政工作就是群众工作,司法行政做的就是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我省司法行政系统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优质的公共法律服务。
改革开放40年来,司法行政工作告诉我们,只有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满足群众需要,工作才算做得真,做得实,做得让人民满意!(记者 栾岚)
采访线:沈阳市
不负沈阳厚重的历史
作为久负盛名的古都,沈阳的历史厚重而深沉,为了详细了解沈阳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我在档案馆、图书馆仔细翻阅了大量的史料,恶补了一次沈阳史。
历史上的沈阳,工业基础雄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200多个第一,书写了无尽的辉煌。
改革开放伊始,产业发展同质化严重、发展类型单一等弊端不断显露,沈阳经济的城市化水平增长速度放缓,环境污染也给城市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沈阳这座全国重工业基地又重新焕发生机,成为全国八大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之一,平安环境成为沈阳振兴最有力的注脚。
40年来,一拨又一拨的“政法人”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激情投身于创建“平安沈阳”“法治沈阳”“和谐沈阳”,结出了众多彪炳史册的改革探索成果,也为砥砺奋进中的沈阳增加了动能。(记者 白国军)
采访线:大连市
感受基层政法工作的温度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政法工作严肃而威严。在这次采访过程中,我感受最深的却是基层政法工作的温度。
在亿泰庄园小区的宣传栏里,有大连市中山区综治办副主任宋伯陶和居民联欢时的合影,在小区的活动室,政法干部和居民们一起喝着茶水唠家常,发现居民有什么难事儿,马上想办法解决;在美怡和谐楼院,居民指着新装的路灯念叨着政法干部为百姓办的实事儿,楼道里随处可见政法干部制作的平安宣传展板;在安民社区,老楼长姜淑华说,小区的监控设施让百姓出入放心。
在一个个社区,咱们的基层政法干部与百姓打成一片。他们创造“立足基层组织,整合力量资源,就地化解矛盾,保障民生民安”的新经验,形成“依靠群众,源头预防、依法治理”的新格局,为平安大连的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记者 王怀实)
采访线:鞍山市
愿做这种“艰难”的选择题
在采写改革开放40年鞍山法治建设辉煌成就的报道中,我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选择题”。
从确定主题、采访提纲到最后成稿,面对无数典型人物、先进集体、工作亮点,如何选择成了每晚写稿子前的“必答题”。选择是痛苦的,在“艰难”的背后,是40年来一幕幕荡气回肠的惊险瞬间,是见证鞍山法治建设的一个个丰硕成果。
在法治改革深入开展、法治建设迈上正轨、法治观念深入人心、依法治国不断前行的今天,作为法治宣传工作者的我,更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选择题”。(记者 马琳)
采访线:抚顺市
梦飞四季 初心如一
美好的生活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在改革开放40年抚顺法治建设的采访中,我走访了很多普通人,平安抚顺就像一盏灯,为他们照亮了前进的方向。而对于每一个抚顺政法工作者来说,认真履行职责、忠诚践行使命是他们一直努力在做的事。他们用青春和热血履行使命,感受最基层的法治呼吸,倾听普通群众的法律诉求。采访中,一位政法工作者曾对我感慨:“只有带着感情和责任,才能真正干好政法工作。”
我很庆幸生于这个时代,炊烟安静、人间无愁。我的梦想是法治之花能够开得更美,四季耀眼。(记者 黄硕)
采访线:本溪市
用心用情记录本溪法治建设
在这次大型采访活动中,我采访了曾在本溪市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过的老法治人由靖,也采访了有着40年工作经验的老法官刘忠奎和老刑警孟繁华。
在采访中,我看见了他们40年来为了本溪法治建设的付出与担当。由靖曾为了研究依法治市的理论与实践,日夜不成眠;刘忠奎曾为了一个案子,走路走了一整天;孟繁华曾为了帮当事人寻回被盗走的物品,用几个月的时间走访调查……40年回望,他们把最美的青春奉献给了本溪法治建设。
这些老的法治建设者也将精神传承给了年轻一代。让本溪的法治建设有了力度和温度。而我,作为法治建设的记录者,更需用心用情把本溪法治建设进程中的奉献、担当与传承一一记载。(记者 李滢乐)
采访线:丹东市
意犹未尽,还想再写点故事
由于版面有限,丹东这座城市里好多地区、部门的法治成就没能展现在文章中。连日来,这个遗憾时常出现在我的心里。
我走访丹东政法各个部门,深入到社区村屯,询问老政法人,也采访了在岗的政法人,了解到了改革开放40年来很多值得回忆的故事,也了解到丹东法治建设的巨变,也看到了人们对今天法治成就发自内心的赞美。
还记得一位老大爷说起丹东现在的治安情况时说:“现在多好啊!”丹东市振安区同兴镇居民曹凤云告诉记者,自己从搬迁农户变成城市居民,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小区处处有监控,24小时有保安巡逻,门前楼道、庭院有人扫,处处干净整洁,以前与现在简直没法比。
这次采访经历让我对改革开放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更为有这段采访的亲历而感到庆幸。(记者 王大海)
采访线:锦州市
他们的“爱”,我的“敬”
知者,可侃侃而谈;懵懂者,可虚心请教。对于锦州,记者属于后者。抱着学习的态度,记者开始了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策划报道的采访工作,一路走来,收获多多,受益多多。
“辽沈战役”给锦州这座城市留下了历史的印记,许许多多的锦州政法人,踏着先辈们的足迹,继承了英勇顽强的拼搏精神,建设并改造着这座城市。
“60后”刘强、“70后”李国伟、“80后”张昱凯在诉说40年来的变化时,流露出浓浓的“爱”意,这里有对岗位的爱,更有着他们对百姓的爱。在采写的文章中,记者下笔有两个“敬”,写出他们的“敬业”,抒发自己的“敬佩”。
在苍茫大海中采撷珍珠,为的是使锦州改革开放40年的成果呈现得更有生命力。(记者 任晓霞)
采访线:营口市
有幸成为法治建设的记录者
没有稳定,何谈发展?在振兴发展的道路上,营口的平安建设功不可没。
在采访中,我翻阅厚重的史志资料,一张张发黄的照片、一段段感人的事迹让我清晰地感受到平安创建的波澜壮阔,传递出一代代政法人投身政法事业、服务振兴发展的壮阔。
“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原大石桥市公安局分水派出所所长仉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在营口市中级人民法院,记者感受到了信息化建设给法院工作带来的“实惠”。执行指挥中心让执行工作有了“千里眼”“顺风耳”。审判委员会会议全面“无纸化”,既节约了成本,又解决了安全保密的问题。庭审语音录入系统大大提高了审判效率。
从“一条街道一个岗楼,一个公园一个猴”到现在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新高地,一代代营口政法人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平安法治建设之路。而我,有幸成为其中的记录者。(记者 孙程超)
采访线:阜新市
“神牛”之后看阜新
“你知道‘神牛’吗?我以前是骑‘神牛’的。”在阜新市采访时,我遇到了一名出租车司机老陈,当得知我的采访意图时,他的话匣子打开了。
上世纪90年代,“神牛”遍布阜新,2003年,取消“神牛”的新政策出来了。没有糊口的生计,老陈说,他拿着政府的补助,开起了出租车,虽然还用“脚板”谋生,但是,老陈的心里踏实了。
“后来,有些同行被安排参与到平安创建,还成立过平安巡逻队,大家也都找到了正规的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平安的社会谁不盼望,这才是改革开放真正的意义!”老陈说。(记者 孙硕辰)
采访线:辽阳市
品尝改革开放的“甜味”
在采访中,我翻看一本本厚厚的辽阳年鉴:1997年,辽阳县小北河镇派出所建成全国农村首家110报警服务系统;1998年,辽阳市太子河区人民法院成立全省第一个巡回法庭,解决农民告状难的问题……记者还去过辽阳市公安局警史馆,这里收藏着许多珍贵的图片资料、更新换代的警用设备,展示了辽阳公安改革开放以来打击违法犯罪、保卫人民安全等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
采访中我深深地感受着改革开放带给辽阳翻天覆地的变化,辽阳将在和谐发展的乐章中,迎接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记者 冯羽竹)
采访线:盘锦市
步履稳健向前走
华灯初上,盘锦市的“金廊”——向海大道,交通秩序井然,隔离带保护行人安全,道路两旁的植被树木把人行道装扮成“城市花园”。
盘锦这座城市处处体现着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这种精神,塑造出了盘锦的灵魂。在平安建设中,他们取得了傲人的成绩:连续4届获得“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市”称号,蝉联“长安杯”,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开展了“平安家庭”“平安校园”“平安港口”等系列平安创建活动……
德惟善政,政在养民。盘锦步履稳健向前走,用百姓的口碑来验证成果,用创新举措争为人先。(记者 孙硕辰)
采访线:铁岭市
口碑是最深沉的检验
在全省公众安全感民意调查中,铁岭市连续7年群众安全感高于94%,曾连续4年位居全省第一,年均万人口发案率和犯罪率均处于全省最低水平,是全省社会治安形势分析与评估唯一的“绿色预警等级”地区……这些成绩和荣誉的背后是顽强的拼搏和艰辛的付出,是铁岭市政法战线广大干警勇于担当、迎难而上的作为。
西丰县人民检察院连续三年被授予“全国检察宣传先进单位”称号,连续5年被评为辽宁省先进基层院,今年11月27日,又被最高检荣记一等功;铁岭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真情真心赢民心,交警支队车管所2017年被公安部评为“全国优秀基层单位”……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铁岭,正以更加宽广的胸怀继续向前。(记者 江海峰)
采访线:朝阳市
古韵朝阳生机勃勃
“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40年来,逶迤着千年古韵的朝阳市,伴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拼搏进取,锐意改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此次采访活动,使我对朝阳政法系统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那一张张镌刻厚重历史的画面、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场景,让我深切感受到了朝阳政法事业的蓬勃发展,深切感受到了在党的领导下,广大朝阳政法人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相连的永恒主题。
40年的岁月磨砺,40年的风雨兼程,一代又一代的朝阳政法人为了社会和谐与人民安宁,勇挑重担,甘做平安的压舱石,向党和人民交出了满意的平安答卷。(记者 董楠)
采访线:葫芦岛市
竖起耳朵“听”变化
“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把《英雄赞歌》里的“侧耳听”应用到采访中,记者听到了葫芦岛政法人的心声,也听到了百姓对如今变化的赞许。
作为“70后”,葫芦岛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财税大队大队长景卓说:“我刚参加涉税案件侦办工作时,增值税专用发票是手写版,侦查简单。如今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由多名犯罪分子组成犯罪网络,利用微信、QQ等工具传递开票信息,破案难度加大了。”记者听到的是经侦民警侦办涉税案件的变化。
在绥中县沙河镇,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骑三轮车的村民,村民指着“报警坐标”说:“没想到有一天咱们这疙瘩也能安上这样先进的东西。”在这里,记者听到的是改革开放40年带给百姓的感受。
我要竖起耳朵继续倾听下去,把精彩的声音用笔记录下来,传播出去。(记者 任晓霞)
采访线:中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
提问“辽河检察第一人”
秦耀东,是“辽河检察第一人”。而我,是秦耀东见过的第一个记者。相差58年,我该如何写得出这位耄耋老人波澜壮阔的一生?
1948年,他秘密入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1993年,他以省人民检察院辽河分院检察长的身份光荣退休,留下了“辽河检察第一人”的佳话。今年,我在他的家中见到了这位穿着衬衫马甲的白发老人。
每天,秦耀东都会在下午书写党章,现在桌子上摞了几十本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年纪大了,写下来更容易理解和记忆。”面对秦耀东的热忱和忠诚,我甚是感动。(记者 孙硕辰)
采访线: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
平安铁路再出发
早晨8点从沈阳北站乘车,两个小时后就能来到大连,采访完毕,黄昏时分就能返回沈阳。7年前,同样是往返于沈阳和大连之间的采访,清晨出发,晚上返回沈阳时已近凌晨。
改革开放,铁路的变化是最好的见证之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用这一句来描述中国的铁路变革史再恰当不过。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铁路装备从无技术再到自主创新研发,这种锐意前行的奋斗史正切合了《离骚》这句诗意。绿皮车曾穿越在祖国的千山万水,它不仅仅见证了历史的年轮,更承载着一代代人的青春记忆。
听,当火车的长鸣再次在耳畔响起,一列列平安列车已启程驶向远方……(记者 白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