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公证参与司法的“太原经验” 实现1+1>2 的法律双赢
面对“案多人少”的矛盾,审判机关如何借助法律服务机构的优势资源,为案件审理所用,为改革创新探路,法院用力抛出“橄榄枝”;结合当下公证法律服务协同协作的整体趋势,怎样激发自身优势,调动主观能动性,为改革找到合理路径,公证机构自信接过“橄榄枝”。将诉讼与公证完成一次无缝对接,用司法辅助实现法院相关司法工作的社会化,山西省太原市市级公证机构司法辅助中心以符合改革规律的先试先行,创造出赢得广泛赞誉的“太原经验”。
改革就是发现问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立案登记制改革等因素影响下,在人民法院“案多人少”矛盾日益加剧的困境下,法院收、结案数呈“井喷式”增长,人案矛盾极为突出,如何分流案件,成为现实所需。
2017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印发《关于开展公证参与人民法院司法辅助事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公证参与人民法院司法辅助,作为一个新事物开始崭露头角。
2018年8月2日,太原市司法局率先“吃螃蟹”,设立全国首家市级公证机构司法辅助中心。中心由太原市城北、城南、城西公证处派员联合组建,并于当月28日与太原市迎泽区人民法院,共同设立公证司法辅助迎泽分中心。自此,我省首家由市级公证机构联合组建的司法辅助中心正式入驻法院。
目前,中心有工作人员13名,通过司法考试人员5名,中共党员5名。
公证机构参与司法辅助事务,是根据公证制度的特征与公证机构的职能,在参与调解、参与执行、参与送达、参与保全、参与取证五个方面发挥其服务、沟通、证明、监督等功能。
回忆当初与法院“合作”的初衷,太原市市级公证机构司法辅助中心负责人郑锋钢用到一个词:一拍即合。
成立至今,该中心已涵盖送达部、调解部、执行部三大部门,深入法院的每个业务环节。截至8月2日,共办理送达案件6369件,其中电话送达4863件,现场送达1428件。共接收调解案件1008件,调解成功428件。签署送达地址确认书567件。参与执行11次,参与调查取证4次。
数据为证,强强联合。这就是1+1>2的法律双赢。
参与送达——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送达难”是法院诉讼程序上的一大难题。引入公证参与送达,不仅能够见证整个送达过程,及时保全相关证据,实现职能互补,而且能够增强法院送达的公信力,减少当事人质疑,做到了“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前路漫漫,荆棘重重。
这一年,对接法院立案庭、电话联络当事人、地图查找送达地已经驾轻就熟。
这一年,在居委会、村委会、派出所、居住地之间兜兜转转,现场送达几乎跨越整个太原。
这一年,在送达过程中总结经验,自创微信送达、短信送达、夜间送达等模式。
这一年,不仅完全负责太原市迎泽区人民法院审判庭诉讼文书的送达工作,还承接了太原市杏花岭区人民法院的部分送达工作。
而众所周知,说到法院“痛点”,就不得不提“执行”。在法院执行工作环节,中心积极协助搜集核实执行线索、查控执行标的,协助清点和管理查封、扣押财物。
参与司法辅助事务,扩展法律服务领域,中心公证人员在实践中自我“加压”、自我“赋能”,双赢已经成为共识。
参与调解——“枫桥经验”的全新注解
对于改革,不仅仅要激发一个点,更要派生一个面,以此由点及面。
在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的浪潮中,法院与公证机构将眼光齐齐聚焦于素有“东方经验”美誉的调解制度。
2016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人民法院进一步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的意见》,对公证调解给予认可。
一年来,中心作为太原市迎泽区人民法院的特邀调解组织,在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等部门设立调解工作室,指派特邀调解员驻守法院,参与调解案件数量达到法院总案量的15%。
公证调解的天然优势,展露无遗。之所以能成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一环,与公证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丰富经验、中立地位以及公证的法律效力密不可分。
2019年5月8日,经太原市迎泽区司法局备案,太原市市级三家公证机构及太原市迎泽区人民法院共同研究决定,成立太原市迎泽区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
将调解力量延伸至诉前,帮助法院实现案件繁简分流,公证参与人民法院司法辅助事务,正在为新时代“枫桥经验”写下全新注解。
社会评价——补位不缺位,帮忙不添乱
社会评价是推动改革的最大动力。
“补位不缺位,帮忙不添乱。”太原市市级公证机构司法辅助中心牢牢找准自身定位,不断延伸拓展辅助领域,在多起全市有影响的典型案件中,发挥职能优势,投入最大热情,对于案件的成功调解功不可没。
多家省、市主流媒体先后对中心司法辅助工作进行深度报道,网络平台浏览量不断攀升,社会反响持续增强。
中央、省市诸多政法职能部门纷纷前来参观调研,就其先行先试给予充分肯定。
2019年6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下发《关于扩大公证参与人民法院司法辅助事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将试点工作扩大至全国范围。
主动顺应变革浪潮,积极拥抱新生事物,摒弃瞻前顾后的畏难情绪,以时不我待的创新精神,从“被动改革”的范畴中跳出来,踏上“拥抱改革”的新征程,在勇于实践中不断挖掘改革的最大红利。
太原市市级公证机构司法辅助中心就这样浓墨重彩地诠释着,公证参与司法辅助事务的“太原经验”。
(本文转自山西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