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忠诚保平安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不到200字举报信牵出尘封11年的杀人案 这个检察官不简单!

闫飞,从事检察工作二十多年,法庭上,他理性严谨、慷慨陈词,坚守在公诉席上13年;在审讯室内,他威严睿智、明察秋毫,7年战斗在反贪侦查一线;而后他担任张家口市人民检察院驻涿鹿监狱检察室主任,仅仅4个月时间,便与同事们共同挖出一起尘封11年的杀人抛尸命案。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夜以继日的加班、汗牛充栋的案卷,闫飞的内心是安定的,面对复杂的案件,他始终保持“做专、做精、做细、做实”的作风,像一名工匠一样,忍受孤独和寂寞,专注于案件、专注于细节、专注于证据。在每一件查办的案件中、每一次出庭公诉中、每一份法律文书中传递法治正能量,让人们感受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

这些年,他从一封不到200字的举报信上发现尘封11年的杀人抛尸案线索,从一笔80万银行流水查出隐藏其背后的受贿案,从一单500万现金流量中追踪到一起滥用职权案。凭着对法治的坚定信仰,以一种近乎苛刻的工匠精神,闫飞努力践行着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恪守检察职业道德的检察誓言。

一封举报信牵出尘封11年的杀人案

2016年7月,闫飞从河北省张家口市人民检察院反贪局大要案指挥中心副主任调任驻涿鹿监狱检察室主任。守土有责是他平日讲的最多的一句话,从事过公诉、反贪工作的他,来到监所检察部门是个全新领域。闫飞一方面主动学习业务知识,另一方面深入监区与罪犯谈话了解,迅速适应角色。一天监区巡视当中,他收到了一封不到200字的举报信。举报人赵某某信中反映:其同案犯张某某曾经和他说过,张某某曾伙同于某某、钱某某将于某某的丈夫张荣珍杀死,之后几人合伙将尸体抛到村外的枯井内。

闫飞接到举报信后,第一时间对信的真实性进行评判,其中一个细节引起他的注意,杀人后,张某某连续三天到抛尸枯井旁烧纸悼念亡灵。他先后三次前往监区对举报人赵某某进行深入交谈,赵某某透露,张某某还与另外一名同伙叶某某说过杀人这件事。

闫飞又到监狱,与正在狱中服刑的叶某某了解情况,证实了举报人赵某某的说法。接着闫飞又前往公安机关了解情况,得知张荣珍自2005年失踪至今,因种种原因没有启动司法程序。闫飞又与同事前往抛尸现场实地查看,并到案发村内进行秘密走访,了解到于某某与张荣珍2004年结婚,于某某个人生活混乱,婚后两人感情不太好,2005年5月以后,村里人就没有再见到过张荣珍。

经过前期一系列工作,闫飞初步判断,举报人赵某某所说情况基本属实。他第一时间将调查情况向市院领导进行汇报。院领导非常重视,责成闫飞带领检察室与公安机关组成专案组具体负责查清此案。紧接着,打捞尸体、采集死者亲属血液、对嫌疑人于某某、钱某某进行布控。

2016年11月10日,打捞出死者170块骨头,经公安部DNA鉴定确定死者就是张荣珍。嫌疑人于某某、钱某某相继落网,尘封11年的杀人命案全线告破。一封举报信成功启动刑事立案程序,使悬案得以落地,群众冤屈得以昭雪,闫飞用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和普通检察官的灵魂使命和责任担当。

2017年河北省张家口市人民检察院驻涿鹿监狱检察室引导侦破的这起杀夫抛尸案入选全国十大法律监督案例候选案例,同时入选河北省2017年度十大法治事件候选事件,此案极大地提振了河北省张家口市检察机关刑事执行监督检察工作声威。

一笔80万银行流水背后隐藏的受贿案

我们常常用“独具匠心”一词来形容一件产品或作品的创造性、独特性。在每一件查办的案件中、每一次监区巡视中,每一次与罪犯谈话中,闫飞始终本着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作态度,不放过每一个证据,不漏掉每一个细节,像一名工匠一样,把检察工作当成艺术般追求精益求精,演绎着检察人“工匠精神”的真谛。

在办理一起某县卫生局局长受贿案件时,检察院已经查出该局长名下大量不明资产,但他拒不承认自己违法犯罪。闫飞一头钻进案卷里,从中查找证据。与该局长有关的银行流水打印件就有800多页,上面仅有姓名、账号、金额,转款去向,闫飞一页一页翻看着,他相信水过留痕,雁过留声,尽管当事人相当谨慎,但受贿案必定会在哪里留下一点痕迹。

终于他在银行流水中发现一笔80万元的款项转到了西安,经查是转给了一家房地产公司。闫飞凭着多年办案经验,决定以此为突破口,打开该局长的心理防线。

闫飞与卫生局局长展开了面对面的交锋,围绕80万元的问题,讯问转到西安的款项用途及资金的来源。按照该局长及其家庭成员的收入,该局长无法自圆其说,几场你来我往的交锋,最终该局长败下阵来,承认受贿事实。在某乡镇卫生院筹建时受贿7万元,县医院筹建时受贿100多万元,此后案件侦查顺利进行,最终将卫生局局长受贿案办成铁案,受贿者受到法律的宣判。

一单500万现金流向后面的滥用职权罪

从事法律职业,特别是做一名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检察官,如果没有理想和信念作支持,没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是万万不行的。只有坚守法治信仰的人,才能在嘈杂的世界上保持内心的安定,忍受孤独和寂寞、抵挡诱惑和干扰。“工匠精神”好比一剂“清心剂”,提醒人们静下心、多钻研、专注当下、投入工作。在真正的“工匠”看来,工作是修行,作品是修炼。“匠心”应当是一颗纯粹之心,私心杂念只会消磨“工匠”对作品追求极致的恒心和执念。因此检察官的“工匠精神”还包含着克己奉公、严于律己的精神内涵。自从选择检察官这个职业,闫飞对于法律始终是一种尊崇敬仰的态度,积极投入到捍卫法律尊严和权威中,并把这项工作视为自己的一个庄严的使命和责任。

2011年闫飞办理了一起国有企业负责人挪用公款、滥用职权案件,最后查出500多万元公款流入股市,最终亏损4百余万元,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500多万元公款是如何流入股市的?侦查过程尤其艰辛,闫飞用质疑的眼光,探索的心境,一头扎在银行成堆的票据中,寻找与案件有关的蛛丝马迹。一连五天他都泡在银行里,终于发现一张原始凭证存在问题-------一笔流入股市的500万元资金以现金的形式存入银行竟然用了不到3分钟时间!

按照常识分析,一般不会有人拿着500万元现金存入银行,如果真是拿着500万元现金存入银行也不可能在3分钟内办完一笔这么大的业务。闫飞冷静的思索,客观的怀疑。他认为500万应该是从其中客户一个账户取出,直接存入另一个账户,500万现金根本没有离开过柜台,所以办理时间才不到3分钟。闫飞立刻与银行工作人员一起查找这笔500万元现金业务办理5分钟前后所有的原始凭证,好在银行单据上都打印着确切的时间,终于发现500万元是这家国有企业的土地出让金,也就是公款!是从买地的房地产公司的会计人员账户当中取出,为了隐藏这笔款项的来源,便通过现金方式存入卖地的国有企业公司会计的私人账户上500万元。两笔业务办理间隔也就2分钟时间。接着顺藤摸瓜,又发现该500万从其国有企业人员私人账户转至其个人股市的账户,最终锁定国有企业负责人涉嫌职务犯罪的关键证据。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二十多年的检察工作中,闫飞始终怀着对法律、对事实、对生命的敬畏,将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和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在实践中锻造成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以正直、谦虚、勤恳的品格,清晰的思路、娴熟的业务能力,像工匠一样,精心、精细的办案,坚守“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责使命,恪守检察职业道德和对法治的坚定信仰,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和检察官的使命担当。(曹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