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黑卡"成电信网络诈骗"神器" 云南警方重拳出击
近日,云南警方破获一起利用手机“黑卡”注册网络账号,进而实施诈骗的案件。
建立恋爱关系女子被骗30万元
今年2月初,昆明市的刘女士在一家婚恋网站注册了会员,希望能在网站找到心仪的对象。
不久,一位网名叫“相知相惜”的男子主动联系刘女士,并加了刘女士的微信号。
“每天他都会给我发信息关心我。”每天的嘘寒问暖,让刘女士逐渐对自称“张宁”的男子产生了好感,经过1个多月网络上的交往,双方开始谈婚论嫁。
一天,“张宁”称,有可赚钱的途径。需要刘女士帮他在网络赌博账号进行操作,刘女士自己不用投钱。
先后几次操作,刘女士看到“张宁”的账户赚了数十万元。在对方鼓动下,刘女士用自己的账户投入4万元,当天就赚了1.2万元,而且这些钱可以提现到自己的银行卡上。之后,刘女士又投入了30万元。然而,当刘女士想把30万本金和赢的钱都取出来时,却被提示需要再交一笔钱成为VIP后,才能全部提现。
此时,刘女士已联系不上“张宁”。刘女士意识到被骗,立即向警方报了案。
手机“黑卡”诈骗形成产业链
昆明警方在接到刘女士的报案后立即展开工作。经查,对刘女士实施诈骗的自称“张宁”的人,所使用的微信号并没有对应实名登记的手机号码。
警方进一步调查发现,这个自称“张宁”的人是诈骗团伙成员之一。该团伙主要通过购买手机“黑卡”注册网络账号实施诈骗。警方经多方工作,将目标锁定在昆明市一家名为“黑兔子”的工作室。
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网安大队民警韩志超介绍:“‘黑兔子’工作室所使用的手机卡,主要是回收的电话卡和物联网行业卡,也就是所谓的手机‘黑卡’。该工作室负责人林某斌及其团伙利用设备,批量接收验证码,大量盗取、注册微信、QQ等网络账号,随后进行售卖。”
经查,2018年,“黑兔子”工作室负责人林某斌,通过各种渠道找到山东济南的亚飞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其手机卡供应商。亚飞达公司是电信虚拟运营商的销售代理,有大量的手机卡资源。
亚飞达公司提供的号段都是170、171的,这些号段是不需要个人实名的。
有了源源不断的电话卡供应,林某斌团伙在1年多的时间里,盗取、注册大量的微信、QQ账号对外销售,获利近百万元。
围绕手机“黑卡”所产生的产业链,省公安厅高度重视,成立“3·15”专案组,先后抓获“黑兔子”工作室6名犯罪嫌疑人,以及购买微信账号实施通讯诈骗的5名犯罪嫌疑人。
物联网卡监管缺失
专案组调查发现,之所以有大量未经实名认证的物联网卡被网络犯罪团伙利用,除了像亚飞达这样的代理商大量违规销售外,作为上游的虚拟运营商对于这种行为也视而不见,缺乏相应的监管措施。
昆明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禹超介绍:“本来物联网行业卡是一个应用在机器设备上的卡,它不应该具备发送短信、语音功能。但是为了攫取更大的经济利益,上游卡商不认真履行相应的监管义务。放任,甚至主动去开通这些功能。”
专案组在案件侦办中发现,山东亚飞达公司作为虚拟运营商的一级代理商,不仅没有严格落实物联网卡业务功能的限制和使用检测要求,对于下游用户的资质审核也根本就是形同虚设。亚飞达公司将本该用于互联网行业的物联网卡违规开通接发短信功能及语音功能。
抓获犯罪嫌疑人22名
5月15日,在公安部网安局的指挥下,云南警方“3·15”专案组赴山东省济南市,抓获亚飞达公司包括高管在内的22名犯罪嫌疑人。
通过线索查实,自2017年,亚飞达公司采取虚构合同、变更SIM卡功能等方式,向下游租售手机“黑卡”1000余万张。
9月11日,专案组对手机“黑卡”来源——远特通信有限公司依法开展调查,刑事拘留3名高管。
“该公司作为虚拟运营商的领军企业,不履行实名制登记制度,不履行自己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尽到的网络安全管理义务,这是造成下游网络乱象的重要源头。”禹超说。
据介绍,根据云南警方开展的“3·15”专案所获取的线索,公安部“净网2019”1号集群战役集中收网行动开展以来,全国共抓获涉案人员1766人,收缴作案各类手机卡1100余万张、猫池卡池设备2万余台,查获作案微信账号220余万个、QQ账号690余万个、公民个人信息5900余万条,冻结涉案资金4800余万元。(云南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