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没办完的案件,我们办完了”
“涉案的嫌疑人找到了!”
6月4日晚,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便衣大队民警刘养林,兴奋地给刑侦所长刘培争打来电话。这位被西安警界誉为“鹰眼猎手”的视侦才子,用了40多个小时,终于在昏暗又不清晰的视频中找到了盗窃嫌疑人。
谁知,几小时后,他竟然突发疾病,永远倒在了他热爱的岗位上。
“电话那头,他的声音那么激动,还开玩笑说案子破了让我去感谢他。如今,案子破了,他却……”尽管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但回忆起这个电话,刘培争仍难掩悲伤,他深吸了一口气,努力控制着情绪。
6月23日,随着两名嫌疑人的落网,刘养林研判的最后一起案件告破。
这起案件是刘养林一生参与办理的4000多起案件中,一起并不大的案件。尽管案值不大,但刘养林并没有轻视。一直以来,他对待工作都是一丝不苟、认真投入。53岁的他被分局民警亲切地称为“刘哥”。
那是6月1日,等驾坡派出所接到报警,辖区西影路与幸福南路交界处一工地工头称,工地租赁来的施工工具被盗,其中仅扣件就有2000个。工头回忆说,最后一次看见扣件是在5月20日,按照租赁赔偿价格,损失在2万元。
接警后,等驾坡派出所迅速出警,对现场进行勘查。由于工地安全防范措施较差,晚上无人看管,加之又在施工期间,视频监控也无法提供,造成了案件调查一度陷入困境。
在刑侦所长刘培争的带队下,民警通过走访,调取了大量的社会监控,最终确定5月27日曾有2至3名陌生人进入工地盗窃扣件,搬运了近1个小时。
6月2日,所里将情况研判后,将视频情况反馈给刘养林。“刘哥负责全分局的视频研判,但是没想到这是他研判的最后一个案子……”刘培争说,当天晚上,社会监控的视频条件并不好,天黑且人不清晰,到现在都不知道刘养林是下了多大功夫才确定嫌疑人身份信息的。
“我们必须抓住嫌疑人,刘哥生前分析出嫌疑人的信息,我们就不能辜负他,他的工作态度值得分局每一名民警学习。这个案件必破,不管有什么困难,案件必破!只有破了案才是对他最好的告慰。”等驾坡派出所民警韩博将“案件必破”连说了几遍。
在随后的19天里,等驾坡派出所通过侦查,大致确定了嫌疑人所在位置。据了解,犯罪嫌疑人庄某和朱某都曾被打击处理过。最初,民警研判的庄某和朱某的落脚点在雁塔区一城中村内,但民警把村里的角角落落都走遍了,也没有发现他们的踪迹,于是再次对落脚点进行分析,发现两人可能搬到了长安区一城中村内。随后,又是一次漫长且复杂的“扫街”。为了不打草惊蛇,办案民警身着便衣,小心翼翼观察着村里每一处嫌疑人可能藏身的地点,并且联系辖区派出所配合对出租户进行走访。
6月23日,犯罪嫌疑人庄某和朱某落网。据二人交代,他们都是收废品的,平时偶尔能碰见,案发时他们发现工地没人看守,于是进去偷拿了东西。
“您没办完的案件,我们办完了。犯罪嫌疑人已经被刑拘……”韩博一边哽咽着,一边拿出写着案情分析的笔记本,里面有刘养林发给他们的最后一条涉案嫌疑人信息,“刘哥生命的最后时刻,就是为了我们这个案件在研判犯罪嫌疑人,我们不仅要抓到人,还要学习他对公安工作无比热爱、投入的精神。”
(记者 梁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