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沙漠跑向绿洲,圣火在榆林传递离不开他们的精心护航
8月24日,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传递活动到了“驼城”榆林市区站,榆林以饱满的热情迎接这场体育盛会。
展演节目打击乐《全运鼓魂》和市民自编广场舞拉开了榆林市区站火炬传递的序幕,展现了陕北独特的风土人情。
榆林站圣火传递三大亮点,寓意深刻。
亮点一
榆林市给本次火炬传递路线命名为“腾飞之路”,之所以将路线设计成这样,是因为从有“六楼骑街”美誉的榆林老街出发,沿着鼓楼、钟楼、文昌阁等六座代表陕北文化的地标建筑,经过火炬手的接力,一路跑到层林尽染、生机盎然的榆林新地标“榆溪楼”收火,象征了榆林从过去跑向现代、从沙漠跑向绿洲的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之路。
亮点二
在一代代治沙人的不懈努力下,榆林创造了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从荒沙肆虐到绿满山川的生命奇迹。在这个过程中,榆林涌现出一批全国治沙英雄,像治沙造林事业的模范代表石光银,今年获得“七一勋章”,他也领跑今天火炬传递的第一棒。正是这些“治沙人”秉承着“不畏艰险、敢于斗争、矢志不渝、开拓创新”的陕北治沙精神,为陕西绿色版图向北延伸作出巨大贡献。
亮点三
榆林市承办了十四运会的两个比赛项目,分别是排球男子成年组项目和拳击项目。其中排球男子成年组项目在8月12日到8月22日期间进行,目前赛事已经结束。
拳击项目定于9月8日-9月21日在榆林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馆举行。
榆林市区站火炬传递路线为榆林世纪广场出发,终点是长城南路榆溪楼,传递路线总长约6.07公里,共有67名火炬手参加火炬传递。火炬传递中有两位来自榆林政法系统的代表。
15号火炬手韩广川,曾获得个人一等功、个人二等功,被评为全国人民优秀警察和“身边的陕西好青年”,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
64号火炬手榆林法院高永颖,先后荣获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3次,被评为“创建平安榆林先进个人”“陕西省巾帼建功标兵”。
榆林市区站火炬传递圆满结束,离不开他们的精心护航。
为确保火炬在榆林赛区安全、有序、顺利进行,榆林市公安局提前谋划,精心组织,夯实责任,高效运行,科学调警2000余人,圆满完成此次火炬传递和转场各项安全保卫工作。
精心组织部署
8月20日,副市长、市局党委书记、局长邱祖满主持召开榆林市公安局火炬传递和转场安保动员部署会议,对火炬传递安保工作进行专题安排部署。24日火炬传递期间,榆林市公安局主要领导在市局指挥部、火炬传递现场全程值守,指挥调配警力资源,实时对火炬传递安保情况进行指挥调度。
层层压实责任
市局安保办前期对火炬传递全线路开展了两次实地踏勘,对安保方案不断进行修改优化,确保科学精准开展工作。8月23日,火炬传递全要素演练结束后,各单位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对演练发现问题立即进行整改调整,完善方案预案。
精准安保措施
为减少火炬传递对群众生活影响,交通管控组分时分段管控、延时有序解除,治安秩序组对出行群众适时适度放行疏通,安检排爆组采取远端安检、统一进场等方法措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安保水平。
勇于担当奉献
此次安保行动市局调动武警、消防、公安、交警、民兵、保安员等各类安保力量2000余人,成立专门现场督察组,督察警容风纪,狠抓责任落实。所有执勤人员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严格执行安保指挥部命令,按时进入执勤岗位,警容严整、纪律严格,履职尽责、勇于担当,展现了榆林公安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敢打必胜、纪律严明的优良作风。
护航十四运,奉献我的城!
下一站,8月27号,火炬将会在铜川市区内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