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在十四运会主会场周围
尽管已立秋,但有时火辣辣的太阳依然很晒。坚守在十四运会主会场周边主要路段的执勤交警,站在马路中间,一边指挥着过往车辆,一边纠正驾驶人的违规行为。
8月19日10时,记者来到西安奥体中心周边区域,体验烈日下执勤交警如何开展工作。
在体育馆北三门路口,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港务浐灞大队的两名交警全副武装,其中一名站在马路中间指挥着过往车辆,另一名则在体育馆大门口两侧来回走动,不停劝导禁停区域内的车辆驾驶人赶快驶离。
“同志,这里禁止停车,请您驶离。”一位市民因为没有看清路边的警示牌,将车停靠在路边准备下车时,被交警当场劝离。半个小时内,足有十多辆违停车辆被这位交警劝离,保证了出入体育场馆车辆的正常通行。
未到正午,太阳已晒得人手臂灼热,正在马路中间指挥交通的民警早已被汗水浸湿了衣服,豆大的汗珠不停地从脸颊流下,他却浑然不觉,只用娴熟的动作、犀利的目光、清亮的哨音,提醒着过往车辆和行人遵规守则。他叫杨治,是去年组建港务浐灞交警大队时从其他大队调过来的优秀中层干部,今年四月份大队成立后,他担任该大队执勤三中队中队长。
一个小时后,开始换岗,杨治的岗位在体育馆对面的非机动车道。此时已临近中午下班高峰,非机动车道上电动车慢慢多了起来,大部分都是从附近工地出来到宿舍区吃饭的民工。杨治的眼睛一直紧盯车流,突然,从人行道窜出一辆后座载人的电动摩托车,他当即拦下。
“为什么要骑车走人行道啊,多危险,还没戴头盔。”骑电动车的年轻人对交警提出的批评并不在意,且没有一点悔改意思,但杨治没有被他们的态度所激怒,反而耐心地给他们讲交通安全知识和日常生活当中发生的案例。最终,电动车上的两人自感惭愧,主动向杨治承认错误并一再保证以后绝不再犯,并把车放在一边回去拿头盔。
执勤两个多小时的杨治此时已是汗流浃背,顾不上休息,更顾不上喝一口水,来回穿梭于十字路口。记者看他太辛苦,便拿来一瓶矿泉水递给他,却被婉言谢绝。
正当杨治送走一波又一波行人时,眼看红灯亮了,一辆老年代步电动三轮车从东往西穿过十字路口缓慢驶来,驾驶三轮车的是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车上还载着一名老太太,他们头戴太阳帽,更无安全带,如遇紧急情况根本无法保障安全。为了不使老人惊慌,杨治老远就示意让他们往路边停靠,并小跑着过去,给老人先敬了个礼,说:“大叔,您这年龄大了,骑三轮车上机动车道太危险了,而且你们都没有戴头盔,戴的这是遮阳帽,太不安全了。下次出门驾车时一定要戴头盔,尽量不要在车流高峰期上路……”一番温馨的“批评教育”使老人深感惭愧,当即表示歉意,让交警原谅自己的行为,并一再说老两口平时就喜欢“自驾游”,以后出门一定按要求戴好头盔。
经过一天的采访,才得知杨治的工作时间最低不少于8个小时,他常常坚持一个人带班到最后。尤其是最近为迎接十四运会的开幕,演员们在加紧排练,从早上6时直到次日2时,杨治都要为保障这里的交通安全而坚守着。
19时,采访结束,下班晚高峰开始了,杨治和他的同事匆匆吃了份外卖,喝了几口水,整整衣帽,又投入到紧张的执勤任务当中。在他来回转动的身影、无数次的指挥手势中,晚高峰的道路畅通起来……
(记者 姜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