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抗疫最前线,柞水基层“片长”在行动
“昨晚我们村召开了疫情防控紧急会议,这次村委会打印了新的表格,打算上午10点再去负责的片区摸排登记。距离上一次登记过去两天了,不知道会不会有新增的有出入西安等中高风险地区记录的村民。”12月24日上午9点,商洛市柞水县营盘镇龙潭村三组大屋场片区片长谈荣利忙着在自己的“人盯人+”基层社会治理片长“口袋书”上记录,记录本上满是一会儿需要向居民宣传的最新防疫期间注意事项。
作为龙潭村三组的兼职“片长”,他负责的片区,涵盖了大屋场周边分散的11户,从接到上级通知开始,谈荣利就与全县所有“片长”们一样,主动当起了“广播宣传员”“疫情侦查员”“义务外卖员”“物资采购员”“心理辅导员”,走街串巷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派发和张贴宣传单张,利用广播喇叭宣传防控知识;电话联系和实地排查来自西安等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仔细询问情况,做好排查登记;每天协助医护人员走访跟踪居家隔离对象的身体健康状况,派发生活所需品,并帮助代购生活用品。
在柞水,像谈荣利这样的基层“片长”还有上千名。平时,他们是基层治理的中坚力量,疫情暴发期间,他们又成了疫情阻击战的一线战士。起早摸黑地检查外地车辆、挨家挨户地开展防疫宣传、一丝不苟地做好人员登记……他们用蜜蜂般的辛勤付出,铸起了柞水防疫的钢铁长城。
“全组103户298人,由于农户居住分散,地域面积较大,作为基层末梢的村民组长,一个人平时召集开会、做好组务工作、上门开展服务,工作担子本来就不轻,尤其是疫情防控时期,工作压力更是透不过气来。”然而,近段时间以来,商洛市柞水县营盘镇龙潭村4组组长田桂珠却感觉轻松了许多。他说,“原因就在于从今年10月开始,县上全面推行党建引领“人盯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机制,村上按照要求,将全组散居的103户农户划分为4个片区,每个片区内选配1名热心肯干的村民为片长,他们不仅成为组里疫情防控的得力助手,而且延伸到基层治理的其他方面,比如矛盾调处、护林防火、治安联防等工作,让组里繁重的工作难点迎刃而解。”
像龙潭村4组一样,商洛市柞水县在全县按照区域分布特点和“住户相邻、邻里守望”的原则,以自然院落、搬迁点、沟域、道路等为单元,按10-30户为标准划分片区。通过采取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组织推荐的办法,从片区内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致富能手、专业大户、优秀青年、退役军人中选拔素质较好、能力较强、服务热心、群众认可的优秀村民担任片长,或采取由村民代表、村组干部、村妇女委员、村团支部委员、合作社法人等兼任片长的办法,将全县9个镇办82个村(社区)划分为1824个片区,并相应选拔配备了1824名片长。先后建成了县级总指挥部,9个镇办指挥部和82个村(社区)指挥所,并配齐了视联设备。在此基础上,经过能力素质集中培训,赋予“片长”们宣传员、信息员、监测员、服务员、调解员、巡防员、治安员等职责,并且给他们统一定制工作服,分别颁发聘书,让其亮明身份,以此增强片长荣誉感和责任感以及群众认可度,切实解决村民小组职责不明、效率不高、社情民意掌握不及时、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促使片长工作成为村民组长工作的必要补充和得力助手,自上至下建起了“县+镇(办)+村(社区)+村(居)民小组+片区”五级组织架构体系,并在片长、村民小组、行政村(社区)指挥所、镇办指挥部、县总指挥部五个层级分别建立微信群,充分利用微信群优势,把基层治理的触角延伸到家家户户和村组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而成为推动农村基层治理、促进乡村振兴的新生力量。在全县形成了村两委主导、村民小组统筹、户主片长监督、群众广泛参与的疫情防控大格局,促进村民小组疫情防控效能大幅提升,全县抗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干部群众赞叹:“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千余片长的辛勤付出、担当实干。”
“自全县推行党建引领‘人盯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机制以来,我们村按照要求将全村4个村民小组划分为19个片区并优选配备了19名片长,村上建立了村“人盯人+”基层社会治理指挥所微信群,及时将政策宣传、疫情防控、会议通知、紧急事项、重点工作等多种事项指令发布到群里,各熟知情况的片长便闻讯而动,就近向村民传达或上门做好工作,遇有突发事件还能通过手机APP一键向上报警,并直接视频接到村指挥所进行调度处理。尤其是最近疫情防控特殊时期,我们能更快掌握从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信息。这样,村务工作落实更加到位,节奏和效率比过去加快多了,我们都感觉工作轻松不少。”龙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朱端平深有感慨地说。
对此,商洛市柞水县营盘镇龙潭村4组党员片长骆祥坤深有感触:“实行片长制以后,我们普通党员更有了发挥作用的平台。前些日子,村上把尽快接种疫苗加强针的信息发在群里,接着我赶紧又发到我负责的15户农户的微信群里,并上门动员符合条件的农户尽快到镇卫生院接种疫苗,目前到日期的农户全部接种完成,村上其他事项采取这种形式,效果也都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