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忠诚保平安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构建“135”工作体系,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靖边县位于榆林市西南部,处于陕甘宁蒙交汇地带,下辖1个街道、17个镇,常住人口38.2万人。靖边县油气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流动人口较多,社会管控难度大。近年来,靖边县积极践行“枫桥经验”,构建形成了“135”工作体系(即构建“一站式”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三级联动”矛盾化解体系、构建“五治融合”社会治理体系),全力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被评为省级平安建设先进县1次,市级平安建设先进县2次,全县社会治安满意率达到93.86%。

构建“一站式”公共服务体系

设立了靖边县政务服务中心,共设立办事窗口120个,进驻单位48家,可以集中办理454项审批和服务事项,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服务和审批事项全部进驻中心办理,实现了公共服务“一站式”办理。各镇(便民服务中心)均设立了镇级便民服务中心,由民政、司法、土地、财政、社保、卫计等部门进驻,实现了群众基本服务“一厅式”办理。各镇相继提出了干部代办机制,公布了代办事项和代办干部联系方式,进一步提升了为民服务水平,形成了群众事务“一揽子”解决机制。建成了靖边县敬老院和靖边县爱心老年公寓,共设立床位600多张,解决了老年人老有所养问题。全县14个社区推出了社区“微服务”,设有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儿童托管屋、“慈善超市”、“妇女之家”工作室、文化娱乐活动室等服务项目,突出多元化服务、精细化管理,搭建起了服务群众的新平台。

构建“三级联动”矛盾化解体系

靖边县建立健全了县镇村三级矛盾纠纷化解网络,确保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一是加强县级调解组织。县上成立了靖边县矛盾纠纷调解指导中心,聘请人民调解员15人,实行“坐诊式”矛盾化解。针对脱贫攻坚、教育医疗、经济债务、征地拆迁、涉军维权、交通事故、劳资关系、物业管理等行业矛盾纠纷,建立了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的行业性调解组织,实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确保“难事不出县”。二是健全镇级调解网络。在全县26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立了镇级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由1名班子成员任调委会主任,配备1名专职信访员,联合辖区派出所、司法所、社保所、财政所等机构,对矛盾纠纷实行分类化解,确保“大事不出镇”。杨桥畔镇推出“三包四定五访”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法,实现了由“上访大镇”向“平安乡镇”的转变。张家畔街道按照“三网三墙四用活”和“六调解六公开”工作法,实行大小矛盾纠纷分级化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三是完善村级调解机构。全县186个行政村(社区)均成立了村级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由村支书任调委会主任,吸收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德高望重人员为成员,对苗头性和一般性矛盾纠纷进行就地化解,发挥第一防线作用,确保“小事不出村”。在土地改革中,黄蒿界镇马季沟村按照“123456”工作法,化解了大量土地改革中矛盾纠纷,确保了该村土地改革顺利进行。

构建“五治融合”社会治理体系

靖边县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构建形成了“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融合的社会治理工作体系。一是政治引领,组织保障到位。依托当前开展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一步配齐配强了村委、村小组党支部班子,排查出软弱涣散村党组织33个,完成整顿20个,取消不符合村干部条件的候选人资格数11人,调整不合格不胜任村组织书记3人。定期对班子成员、党员、群众代表、村小组长进行法制培训宣传教育,增强他们的学法、懂法、用法的意识,确保基层社会治理组织有力。二是自治有序,社会引导到位。组织各村(社区)制定了《村规民约》,实现教化引导作用,最大限度的使苗头性矛盾纠纷通过自治得以解决。应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进行研究重大事项、重要开支、重点项目,并将结果公示公开,民政救济救灾、村民补偿补贴、扶贫项目实施等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先研究后公开,从源头上预防各类上访事件发生。充分发挥非公有制企业社会治理作用,对非公企业入党积极分子实行综治鉴定,对不履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企业取消员工入党资格。紫靖城餐饮集团扶危济困,提供就业岗位,关心照顾乞讨流浪人员,连续10年每天早上免费提供200余份早餐,促进了社会和谐。三是法治有规,知法守法到位。大力推进依法治县进程,以“七五”普法为契机,深入开展法治“六进”等活动,深入宣传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党的方针政策,教育广大群众遵纪守法。公安机关加大治安管控,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抓手,严厉打击“黄赌毒”、“两抢一盗”等违法犯罪,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司法行政部门加强特殊人群管控,定期对“三失”人员进行排查,严格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管责任,强化刑释解教人员帮扶管教,确保了全县安全稳定。四是德治有魂,全民参与到位。组织各镇村将核心价值观上心、传统文化上墙、模范评选上会、先进事迹上报作为德治重要措施。积极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定期评选表彰平安创建和新民风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真正用身边人带动身边人,用身边事影响身边人。通过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今年以来,通过开展“靖边好人”、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评选出各级道德模范100余人,十星级文明户50户,进一步弘扬了社会正气,有效促进了道德治理水平。五是智治有形,社会防控到位。积极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和小探头示范工程,提升立体化、科技化防控水平。“平安靖边”三期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进一步完善了社会面治安防控网、单位内部防控网、实有人口管理网、危险物品管控网、实时视频查控网、网络信息防控网“六张网”。公安机关在固化“九位一体”巡防模式的基础上,全面落实巡逻防控“四项机制”,巡逻防控水平明显提升。目前,共建成治安监控125路、电子警察14套、卡口8套。城区重点部位、内保单位监控覆盖率达100%;84家重点单位治安保卫组织建设率达100%,物防、技防设施覆盖率达100%;常住人口登记核查率达99.5%,流动人口登记率达94%,七类重点人员列管率达100%,境外人员、特殊地区人员登记率达100%。

(靖边县委政法委 陈家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