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网格”里的智慧
社区里的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这些年,王斌一直在社区忙活着。他是西安市莲湖区西关街道解家村新社区党支部副书记,也是兼职网格员。解家村新社区划分了两个网格,王斌和居委会委员王玺分别兼职网格员。
听说社区有了网格员,最初,居民康心爱也很好奇。60多岁的她已经退休了,听说王斌兼职网格员,还以为他当了个什么官。有一天,她见王斌在路边用手机拍垃圾,就更纳闷了:一堆垃圾有啥好照的?王斌其实是在工作。
8月21日上午一上班,王斌就打开手机里的“街办卫士”APP,看见8月13日上午他上报的某处有大量垃圾未清理问题已经于当天下午处理完毕,整个过程只有几个小时。他最新上传的机动车乱停乱放问题也已经进入了处理流程。“通过手机软件,网格员把社区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上传。能处理的问题,我们就自行处理,实在解决不了的,就继续上报街道办。”王斌说。
王斌上传的问题,罗瑾都能看到。在西安市莲湖区西关街道综合治理和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副主任罗瑾正看着大屏幕,上面滚动显示着辖区各社区上报的问题:野广告未清理、消防栓被遮挡、居民厨房起火……“比如看到社区上报哪里有建筑垃圾未清理,我们就立即和清洁部门联系处理。”罗瑾说,“处理过程和结果也都会拍照上传到这个指挥平台。”
关于这个平台,罗瑾介绍道,这是一套大数据系统。2019年9月,西关街道办与第三方公司合作建设了综合治理和网格化服务管理可视化平台,包含了党建、平安建设、城市管理和民生四大模块。今年5月初,西关街道辖区的7个试点社区20个基础网格开始通过“街办卫士”APP进行事件的发现、上报和处置。在试点社区的示范带动下,7月下旬,43个基础网格全部接入平台,形成了事件闭环处置。截至目前,累计处理事件200余项,办结率95%,有效提升了社会治理智能协同协调能力。
网格化建设提高了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西安市莲湖区也在不断创新治理理念,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探索具有时代特征、莲湖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网格化建设也有效维护了社区和谐。这一点,王斌很有体会。他的办公室附近有一间“连心室”,中间一张原木色小圆桌搭配三张橘红色简约海绵椅,窗边和靠墙的原木色角柜上都摆着绿植。“这里布置得很温馨吧!”王斌有点自豪地笑了。这间“连心室”主要用来调解群众矛盾。“很多矛盾其实坐下来好好说,都能化解,没必要兴师动众。”王斌说,之前有一家人因为分家闹了起来,他作为网格员帮他们调解,最后达成和解。这些年,他调解了不少社区矛盾,但最近“连心室”还一直没用过,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矛盾减少了、社区更和谐了。
“街道—社区—网格”这三级管理机制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逐渐地,社区居民都夸网格员热心肠,有啥困难都帮着解决。大家都明白,网格化建设能够更精准地服务群众:排查安全隐患、调解矛盾纠纷、了解并解决群众需求……小小网格,正稳稳守护着万千群众的幸福。
(记者 王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