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儿三十载圆梦在今朝——汉中城固公安帮助张某夫妇找回失散31的儿子
4月16日下午,陕西汉中城固县博望镇大西关村鞭炮齐鸣,与亲生父母失散31年的张磊在打拐民警的陪同下,终于见到了魂牵梦绕的亲人。经历了31年的等待,一家人紧紧相拥,久久不愿分开,重逢的喜悦与激动感染着现场所有的人。
夫妇千里寻儿心力交瘁
“我的儿子是1990年11月6日早上丢失的”。对31年前那个让全家陷入无尽悲痛如梦魇般的一天,张培金夫妇至今历历在目,向在座民警娓娓道来……
1990年11月6日上午7时许,在城固县城做水果批发生意的张培金、雷丰侠夫妇俩7岁的小儿子张磊在上学路上丢失。张培金夫妇及亲属多方寻找未果向辖区三里桥派出所报警。接警后,该局高度重视,迅速开展走访调查,受当时条件的限制,未发现有价值线索。
小儿子张磊的丢失让张培金、雷丰侠夫妇肝肠寸断,全家人天天以泪洗面,陷入巨大的悲痛中,张培金夫妇再也无心经营原本兴隆的水果批发生意,四处打探儿子的消息。先后在《汉中日报》、《中国教育报》、《文汇报》等新闻媒体上刊登寻人启示,在城固广播电台连续播放寻人启示1个多月,在全县各人群密集场所火车站、汽车站、广场、各集镇上张贴无数张寻人启示,期盼得到儿子的任何消息。
为寻儿耗尽家财在所不惜
31年来,张培金夫妇先后到达四川、湖南、湖北、河南、广东等地,大半个中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但儿子却如同人间蒸发一样,一直杳无音信。大海捞针般的寻找,换来的是一次次的失望,留给张培金夫妇的只有无尽的懊悔、自责和一个又一个思儿的不眠之夜……
31年的寻儿奔波,耗尽了张培金夫妇原本殷实的家底,多年前做生意积攒的20余万全部花完,但张培金夫妇从未放弃,为寻找儿子即使举家借债也在所不惜。31年对常人就是白驹过隙,对张培金夫妇则是度日如年,倍受煎熬。当年年富力强的张培金夫妇,如今已是两鬓花白,病魔缠身。张磊的母亲雷丰侠思儿心切,已流干了眼泪。常年在外奔波寻找儿子,心力交瘁,早早患上了心脏病,心脏里放置了8个支架,她一直硬撑着,希望能在有生之年见到失散的儿子。
寻亲中让人叹息的错过
7岁时的记忆也是模糊的,仅记得父亲名叫“张培金”,自已在“胜利小学”上学、家住“油房村”、“古城”等。成年后的张磊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回家的路,26岁的时候查找到成都市双流县有疑似“胜利小学”的学校,“无巧不成书”双流县正好也有一个叫“油坊村”的地名,张磊欣喜若狂赶往双流县,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找到了胜利小学,可是眼前的学校和自己记忆中的家乡完全不同,张磊在当地公安机关的帮助下对读音为“张培金”的60余名人家一一进行了辨认,最终经过四天的寻找全部排除了。
31年过去了,张磊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了,童年被拐的经历让他更加珍惜和孩子的感情,妻子放弃工作全职在家带孩子,已经15岁的女儿,每次放学上学,不论多忙夫妻俩一定会亲自去接送。
而张磊并不知道,生活在陕西汉中城固的亲生父母张培金夫妇已经寻找他超过30年。
科技应用信息连通让团圆不再等待
阳光总在风雨后,功夫不负有心人。31年来,无论领导如何更替,城固县公安局民警从未中断过对小张磊消息的查找。2021年公安部在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团圆行动”,城固公安机关重新采集了张培金夫妇的血样,利用新技术重新进行检验,终于成功比对上了河南省安阳市的连磊刚,接到比对消息的那天,打拐办的民警连夜联系安阳市警方进行血样复核,最终确认无误,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的连磊刚就是张培金、雷丰侠夫妇失踪31年的儿子张磊。
在认亲活动的现场,骨肉分离三十一年后,一家人终于团聚,他们紧紧相拥,喜极而泣,久久不愿分开......
近年来,城固县公安局按照公安部、省厅及汉中市公安局安排部署,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切实维护儿童合法权益,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持续开展了“团圆行动”等一系列打拐专项行动,全力做好来历不明儿童、失踪被拐儿童的信息摸排、录入、采集、送检、入库等工作。目前,该局已成功帮助多名失散人员认亲团聚。
(通讯员 尹坤 刘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