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忠诚保平安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用法治力量保卫蓝天——省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聚焦关中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3月28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联组会议上,一场关于关中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专题询问在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办公楼一层多功能厅展开。

“现在还有哪些落后产能没有淘汰?哪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尚在继续生产?”“交通运输结构调整迟缓的原因和下一步的目标?”“秸秆焚烧问题仍未完全解决,秸秆综合利用的问题出在哪里?”……两个多小时里,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和省人大代表的提问切中要害,相关部门负责人回应坦诚。

机动车污染问题,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王军营委员提问:“2022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蓝天保卫战工作方案明确要求淘汰高排放老旧车辆,作为牵头部门,你们是如何推动此项工作的?成效如何?”

“2018年至2020年,全省共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12.4万辆,完成部委下达目标任务量的103%。我们采取经济补偿、限制使用、加强监管执法等措施,持续开展国三及以下柴油车和燃气汽车(含场内车辆)淘汰工作,推动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汽油车,在关中地区积极推动国四柴油汽车和采用稀薄燃烧技术的燃气汽车淘汰更新。”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吴鹏翔的回应清晰有力。

“公安机关如何依法严厉打击严重污染大气破坏生态环境,涉嫌违法犯罪行为的?”黄思光委员抛出问题。

“省公安厅全力支持配合有关职能部门依法履职,三年来,共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1877次,联合整治突出问题449个。对阻碍履职的行为,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2020年以来,查处阻碍相关行政执法案件65起,行政拘留82人。”省公安厅副厅长杜清江表示,省公安厅实施高排放车辆绕行限行措施,对柴油货车、逾期未审验或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等重污染机动车进行限行管理,将本省籍的载货柴油汽车录入公安交管缉查布控系统,及时发现、查处违规通行车辆。此外,严格执行重污染天气机动车限行措施,减少尾气排放。

石飞荣委员提问:“建筑施工扬尘、道路扬尘历来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如何加强城市外环路、城市出入口、城外工地等重点区域的扬尘监管力度?”

省住建厅副厅长李卫军表示,在建筑施工扬尘方面,目前全省安装在线监控的工地3358个,安装率约80%。省住建厅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做到全覆盖,加强“技防”,提高互联网治理信息化水平。与此同时,开展“四不两直”明察暗访,对违规建设项目和企业问题加大发现惩处力度,对整改不力、敷衍整改的,按法律法规予以严肃处理。

李卫军说:“在道路扬尘方面,一是提高城市道路清扫保洁质量;二是开展建筑垃圾乱堆乱倒排查整治,坚决杜绝‘跑、冒、滴、漏’造成二次污染现象,从源头上防止道路扬尘;三是加强建筑垃圾运输处置监管,严防带泥带土上路,助力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推进全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调研发现,秸秆焚烧问题仍未完全解决,秸秆综合利用的问题出在哪里?”王国忠委员发问。

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孙矿玲坦言,目前,秸秆焚烧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秸秆综合利用主要以肥料化为主,其次为饲料化,产业化利用水平低。二是市场化主体发展较少。三是陕西是全国水果大省,果枝修剪量较大,占全部秸秆总量的50%,没有列入全国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补贴政策之内。

“下一步,我们将分区分类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率。在陕北地区,随着养殖量的增加,要增加饲料化利用率,积极发展青贮玉米饲料。关中地区机械化程度高,以‘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为主要方向,建设20个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全面提升秸秆全量化利用率。陕南地区受地形地貌影响,种植地块小,加之机械化水平较低,要以秸秆‘肥料化’为利用方向,提升秸秆还田率。”孙矿玲表示,省农业农村厅将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探索循环利用技术路径,全面做好果枝清洁化利用。

环境就是民生,蓝天也是幸福。以法律的武器治理污染,用法治的力量保卫蓝天,让三秦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是与会人员的共同心声。

(记者 秦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