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忠诚保平安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不知道”受侵害 是对他们更大的伤害

说起校园生活,你会想起什么?

是《那些年》里的沈佳宜,还是《同桌的你》里的周小栀?

回忆里,校园的颜色是明快的、色调是温柔的,想到这些的你也许还会不自觉哼起一曲校园民谣。

可,不知何时起,一部分学生对学校开始厌倦、恐惧,这份恐惧或来自本应是最亲密的同学、或来自金钱的压力。

当朋友打闹升级为恶意伤害、当预支花费升级为“高利贷”,校园生活便成为了噩梦,成为了青春疼痛物语里的灰暗和痛楚。

很多人对学生受到校园黑恶势力侵害这事表示疑惑:“普法年年有,为啥学生们时常还是跳进坑?

对于学生的教育,适度保护不可避免,可在这种“不谈”的保护下,学生们真的“知道”校园黑恶势力了吗?

校园暴力

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都算作校园欺凌(暴力)。

作为老师、父母,你“知道”校园暴力吗?在孩子没有你的保护“落单”时,你让他们“知道”校园暴力了吗?

“不知道”受侵害,有时才是对孩子更大的伤害。

近日,西安中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的法官,将“特殊”的一课送进校园。

在当天近2个小时的讲座中,西安中院法官结合真实案例,讲授了涉校园侵权纠纷的

类型,此外,为更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还结合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知识,讲解了侵权发生后校、园长如何在庭审内外配合法庭开庭审理并做好受伤学生的疏导工作。

如果您是家长、老师,在保护孩子的同时,不妨也将自我保护的方式教给他们。

校园贷

说起校园贷,大家脑海里可能冒出来的是这样一些词:“高额利息”“暴力催收”“裸条借贷”。这些词触目惊心,你以为离你很远,其实不然。在厕所、在电线杆上,总能看到这样的小广告,无需利息!无需抵押!马上到账!

现实中真有这样的好事?醒醒吧.....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这年头,套的就是你的青春!

“网贷”悲剧不断出现,童鞋们,你们真的知道他们的套路吗?

近日,碑林区法院将庭审搬进西北政法大学长安校区,在公开开庭审理一起重案的同时,碑林法院在庭审现场外设置了扫黑除恶宣传台,针对发生在校园和青少年群体中的“套路贷”、“校园贷”等涉及黑恶势力的犯罪行为进行了多层次的宣传和讲解,宣传讲解了依法严惩“套路贷”、“校园贷”等涉及黑恶势力的犯罪行为的规定。

当同学们“有钱任性”的消费需求碰撞上“无息快捷”的非法网贷,法官们鼓励引导同学们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应在超前消费面前保持理性,培养法律意识,正确认识“校园贷”带来的后果,正视法律风险,勿让一时冲动消费,成为青春之伤。

当校园“黑恶势力”侵害不幸降临后,作为法院人我们依法公平公正保护孩子,但我们更希望,孩子们能“知道”校园黑恶势力的存在,能够保护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