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在所有贫困村设立法律援助联络点
今年以来,为持续抓好法律服务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渭南市司法局坚持问题导向,多措助力脱贫攻坚。
渭南市司法局全力贯彻落实全省法治乡村建设实施意见,坚持依法治理,大力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完善贫困地区行政复议申请渠道,积极依法处理农村招商引资领域的行政争议,维护农村集体和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深化法律进乡村活动,积极培养农村“法律明白人”,引导群众办事靠法、遇事找法;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以乡村法治文化建设为引领,充分发挥法治文化广场、长廊的阵地作用;会同教育部门配齐配强贫困地区中小学法治副校长,保证贫困地区中小学每学期两次法治课的落实。
该局完善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构建电话热线、网络、微信、移动客户端为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网,及时解答群众法律咨询;巩固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建立贫困村、贫困户法律援助双覆盖工作机制,在所有贫困村设立法律援助联络点;实行法律援助咨询当日办结工作制,法律援助事项办理期限由5个工作日缩短为2个工作日;整合优化12348公共法律服务专线电话,扩充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社区矫正等基本咨询服务功能,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建立特殊人群帮扶档案,协调社会机构对“三无”人员和生活困难的安置帮教对象进行社会救助,最大限度预防其再次违法犯罪;构建社区矫正齐抓共管工作格局,采取政府购买、聘用或招募志愿者等服务形式,充实贫困地区社区矫正工作力量;建立调解工作机制,推进贫困地区人民调解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配齐配强乡镇(街道)、村(社区)专职人民调解员;发挥村(居)法律顾问作用,为贫困村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异地搬迁等把好法律关口,为脱贫攻坚开发项目出具法律意见,为贫困地区重大扶贫脱贫开发项目开展“法治体检”,为扶贫项目谈判、合同签订和其他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意见;组织开展律师与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按户建立法律服务需求档案;为贫困户从事农业生产、外出务工、创业经营等活动提供法律服务。
(记者张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