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忠诚保平安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宝鸡麟游县:聚力法治建设 优化营商环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麟游县围绕全面依法治县总目标,发挥法治对营商环境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以创建促提升,以示范带发展,麟游县优化营商环境荣获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健全工作体系,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层层压实责任。深入落实全面依法治县主体责任,引导全县各级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逐级夯实主体责任,切实把全面依法治县工作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

二是细化分解任务。确定县政府办等四个单位为优化营商环境牵头单位,分解法治政府示范创建任务,督促责任单位认真履职,全力推动落实。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行政执法检查监督机制,落实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双随机”制度,严格规范行政执法检查行为。四是强化考核督导。对标对表创建任务,完善考核标准,优化考核方式,规范考核程序,发挥督促、倒逼、激励作用,推动创建任务高质量完成。

突出“四优”,打造高效优质营商环境

聚焦关键领域减环节、压时限、降成本、提效率,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一是优化政务服务,促进便捷高效。调整完善行政许可项目目录,累计取消行政审批事项295项,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709项,取消各类证明和盖章环节24项。实行“审核合一”制度,提供网上办、手机办、银行办等多种渠道,达到“零见面”办照目标。二是优化工作程序,提升服务能力。树立“服务好企业发展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制定“一企一策”“一事一办”方案,开展帮办、代办、陪办事项28项,提供各类服务117场(次)。建立上门服务制、电话预约制、全程代办制等便民服务机制,建成“麟游智慧”政务平台,24小时提供自助服务。三是优化监管体系,营造公平环境。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实现“一次检查、全面体检”效果。严格落实信息公示制度,建立完善企业信息公示和信用信息档案,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机制。四是优化舆论氛围,凝聚广泛合力。邀请相关专家对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题培训,在新闻媒体开设专栏,把优化营商环境纳入“七五”普法内容。集中开展“宣传月”和“六个一”活动,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都是营商环境、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注重创新,提升利企便民服务水平

一是积极探索完善服务机制。建立“一张清单告知、一套表单申报、一个标准受理、一次性办成”运行机制,建成2个24小时自助服务区及73个便民服务中心(站),结合“政务专递”服务,让群众“点餐”、政府“跑单”。二是提高网络平台服务效率。建立政务服务网上平台和行政审批政务服务大厅实体平台,推进线上“一张网”,线下“一扇门”,“一次办结”的“三个一”措施,全县“一站式”办结事项和网上办理事项均达到95 %以上,政务事项连办体验平台荣获2020年度数字陕西建设优秀成果和最佳实践案例。三是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整合全县便民服务资源,推动系统对接和数据共享,实现县、镇、村、社区便民服务站点全覆盖,构建镇村“半小时”、城区“十分钟”政务“服务圈”。

坚持依法行政,为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保障

坚持把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法律支持和法律保护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统筹推进,狠抓落实。一是依法严把文件入口关。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合规性审查力度,清理不利于维护营商规则的相关文件。今年以来,完善法治政府规范性文件4个,办理行政复议案件3件,审核各类合同23个。二是强化涉企矛盾纠纷排查。组织人民调解员、专职律师等联合企业负责人,重点围绕涉疫纠纷、劳动争议、合同纠纷等集中开展大排查、大调处工作,对苗头性问题第一时间进行调处。三是发挥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作用。充分利用县镇村三级法律服务平台,整合各项服务职能,实现“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流转办”,降低企业寻求法律服务成本。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窗口安排专人,做好企业员工法律援助工作及企业委托授权、证据保全、法人身份证明等公证事项,为群众提供专业、均等、便民的综合性“一站式”服务。

虽然,麟游县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做了一定工作,但与企业和群众的期盼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下一步,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认识,正视不足,坚决打好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一是不断增强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意识,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更加公正的法治环境、更加诚信的社会环境。二是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诚信政府建设,打造公开、透明的服务型机关,提升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三是从严查处影响营商环境的人和事,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麟游县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