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忠诚保平安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铁肩担正义 廉洁铸法魂

廉洁,自古以来都被视为一种崇高的美德。早在西汉时期,汉宣帝就提出“吏不廉平,则治道衰”,意思是官员不能廉洁自律、判案不公平,政权就会衰败,国家就不能长治久安。恪守司法廉洁,永葆法官本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廉洁是什么?廉洁就是执法如山,守身如玉,坚如钢,清如水。廉洁就是不以公权换私利,廉洁就是出淤泥而不染,廉洁就像长江之水激浊扬清,廉洁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智慧和品德。廉洁是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基石,是人民司法工作基本要求,是人民法官的立身之本和职业道德底线,承载着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工作的深切关注和殷切期待。以“廉洁”作为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求人民法院全体干警常怀一颗廉洁之心,坚决抵制各种贪赃枉法、徇私舞弊行为,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真正树立人民法院的公信力。

坚持廉洁司法,才能坚守法律底线。法官只有心存明镜,恪守公正,才能主持公道,确保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件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一旦廉洁方面亮了红灯,那么“以法律为准绳”,严格依法办案就是一种空谈,遑论坚守法律底线,带头遵法守法。法官从事各项司法活动,必须时刻保有一颗廉洁之心,这样才能在日常审判工作中保持并巩固自己的中立地位,也才能正常适用法律并依照法律规定行使司法裁判权与执行权,从而从根本上杜绝徇私枉法,切实严守法律底线,绝不触碰法律红线。

坚持廉洁司法,才能坚持职业道德底线。当今世界物欲横流,抵制诱惑离不开严于律己,而严于律己离不开廉洁之心。对于法官而言,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把好金钱关、权力关,廉洁始终是关键。法官职业有自己的特殊职业属性与职业道德。我国法官法与法官职业道德准则中对法官职业道德的内容进行了详细而明确的规定,“清正廉明”当仁不让的是重中之重。法官有如医生,医生救死扶伤除了需要高超的技艺,更需要仁爱之心和医德。而法官除了需要高超的业务素质,更需要以廉洁为宝的职业良知。作为一名法官,也只有坚持以廉洁为宝,才能真正的实现崇廉拒腐,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办案。如果突破职业道德底线,贪欲横生,即使业务素质再高,也毫无意义。客观来说,防止腐化堕落,外部监督虽能发挥一定作用,但最主要的是需要自己洁身自好,加强自身修为,严格以职业道德为底线。坚持廉洁司法恰能为这一底线构筑安全的防火墙。

坚持廉洁司法,才能实现公平公正。廉洁,是司法公正的脊梁,是法治社会的生命线。“公正、廉洁、为民”是有机的整体,其中公正是灵魂,廉洁是基石,如果说公正是展示司法魅力的亮点,那么廉洁就是塑造法官形象的支柱。一名法官只有清正廉洁,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因此,我们必须要树立责任意识和廉洁意识,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根本问题。我们必须要重视人格精神的养成,保持清廉如水、执法如山的本色,做到自重、自警、自省、自励。作为一名人民法官,公正司法与清正廉洁并行不悖,方能立信于世,取信于民。无数事实证明,清正廉洁是公正司法的前提,一个贪腐成性的法官是无论如何做不到公正司法的。一心为民、两袖清风,公正审判、清正廉明,这是一名法院干警最基本的行为准绳。因此,我们必须要严格遵守“五个严禁”等审判纪律和廉政规定,堂堂正正办案,干干净净做人,让审判权在“阳光”下运行,坚持“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洁”的理念,更好地实现司法“看得见的公正”、“可感受的高效”、“能认同的权威”。

清正廉洁对于一名法官来说,既是一种思想意识、一种司法行为、一项基本要求,更是一种党性修养、一种人生追求、一项政治责任。“毛毛细雨湿衣裳,点点贪念毁名节。" 我们在成为法官的那一刻对着庄严的国徽起过誓,举过手,立誓为了这个神圣的职业而奋斗终身。一名真正的法官,必然是从内心深处崇尚廉洁、耻鄙贪婪,面对工作中和社会上无处不在的诱惑,处处存在的陷阱,要时时牢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以人为鉴,认真做事,清白做事,清廉为民,树立廉洁理念,牢记自律自省,使廉洁之心常怀常在。

(旬邑县法院  周亚萍  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