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法庭搬到百姓家门口——未央区法院深化“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小记
“没想到不出家门就把问题解决了,真方便!”老百姓的好评,起因于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院立案庭诉前调解窗口的一个小变化。
该院对属于各人民法庭管辖的案件,首先由立案庭进行筛选、甄别,提前做好询问、程序告知等工作,从而向各法庭精准推送有调解意愿的案件。4月初,立案庭配合高铁新城人民法庭接收了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89件,并同步导入诉前调解程序,助力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事关人民群众的事,就算再小也要办实办好。今年以来,未央区法院以深化“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为抓手,树立认真、细致、踏实的工作作风,切实发挥人民法庭在诉源治理、方便群众诉讼、就地化解矛盾方面的重要作用,释放出浓浓的民生暖意。
4月18日,某老旧小区的业委会负责人赵某因为小区门禁卡丢失,将监控视频发至业主群,并指明是视频里的刘某偷走了悬挂在小区门口的门禁卡。刘某以其侵犯名誉权为由,诉至未央区法院,要求赵某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法官一边安抚原告情绪,一边告诉被告,将门禁卡悬挂在公共区域存在安全隐患,与业主沟通交流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以免引发误会。最终,赵某在业主群向刘某公开道歉,刘某也表示谅解。
在把法庭搬到群众家门口、帮助群众解决纠纷的同时,法院干警们一方面以“‘典’亮群众生活”为题,宣讲民法典关于常见纠纷的相关规定,解答群众的法律咨询;另一方面紧密联系社区,积极推进诉源治理,通过与社区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帮助社区对易发纠纷和苗头性问题进行预测,从而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连日来,在辛家庙街道办事处、大明宫街道办事处,到处可见未央区法院的干警们就推进诉源治理开展沟通座谈的身影。针对老百姓普遍关注的物业合同纠纷,干警们召集业主代表、物业公司负责人走进纠纷较多的社区,对业主们反映的问题逐一拍照、记录,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化解了多起纠纷。
“我们将积极整改,提升服务质量,请求法院和业主们共同监督。”某物业公司负责人的一番话,让业主们吃了定心丸。业主们纷纷表示,只要物业服务跟上了,他们会积极配合物业的工作,携手共建平安和谐小区。
(陈杰钢 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