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下药”治“难疾”——西安公安交警支队疏堵保畅小记
“咱住的这一片儿,以前一到早晚高峰期就堵得不成样子。现在好多了,路通畅了许多,早晚高峰期也不堵了。”3月10日,家住西安市新城区西七路的刘元乐呵呵地说。
新城区西七路片区路网结构复杂,学校、住宅众多,而且大部分在背街小巷里,上下学高峰时段行人通行量可达3万余人,整体路网负荷很重。为彻底解决西七路片区道路拥堵问题,西安公安交警制定了以片区为中心的交通综合治理方案,实施“精准感知选点、全面分析研判、综合施策治理、评估提升督考、经验总结推广”五步联动堵点闭环治理机制,在西七路与北新街十字创新施画交叉状斑马线,并在上下学期间设置专用信号灯,确保师生及家长优先通行,避免了人车混行造成的交通拥堵问题。
新城区西七路片区交通状况的改变,是西安公安交警立足本职、全力疏堵保畅的一个缩影。
2022年以来,为助力西安经济高质量发展,西安公安交警在交通组织优化上再发力,通过小改造、大动作,疏通堵点、治理片区。西安公安交警针对学校、医院、商圈等复杂路段交通拥堵问题,定期邀请行业专家研究评审复杂节点交通精细化改造方案,“把脉问诊”提升交通治堵效能。目前,西安公安交警已初步确定10个拥堵片区,并积极开展交通优化方案编制研究。
随着西七路片区交通改造基本完成,西安公安交警抢抓时机,加快对西七路、尚德路、北新街、西八路、顺城北路等易堵路段进行整体提升,增设了多杆合一组合标志、隔离护栏等,努力提升道路通行效能。此外,在探索城市“创新治堵”过程中,西安公安交警针对南三环与西沣路十字非机动车流量较大问题,实施了非机动车“蓄水式放行”,通过前置非机动车等候区、过街通道、引导标线,联网联控十字路口内的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行人信号灯、LED电子提示屏等,采取时空分离放行及非机动车矩阵式放行等创新性交通组织,规范非机动车通行秩序,进而提升机动车通行效能。
在边家村十字,西安公安交警运用并联掉头、车道扩容、直右分离等新措施,不断缓解路口交通拥堵问题,收到较好成效。“目前,我们建立了交通治堵周例会制度,依托大数据平台、交通事故分析研判平台等,掌握各类堵点、事故多发点,从市民关心的交通出行难点、痛点和堵点入手,不断优化道路交通组织,疏堵保畅。”西安公安交警支队副支队长李宇说。
据了解,截至目前,西安公安交警已实施各类小微交通改造17处。
(惠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