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建”有“纳” 司法建议“落地有声”
“针对司法建议中提出的经济主体虚拟地址登记等问题,我局高度重视,目前已注销经济主体12户,将400余户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9月11日下午,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法院一行前往西咸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沣东新城分局,就司法建议落实进行回访座谈。会上,该局副局长刘涛如是说道。
司法建议“开良方”
近期,长安法院在审理知识产权案件中发现,有多起侵犯商标权、著作权以及信息网络侵权案件中,侵权主体的登记住所或经营场所均为虚拟地址,预留联系方式也为虚构。此类案件的法律文书难以有效送达,使知识产权权利人的维权进度显著迟延,增大了维权成本,同时很大程度上增大了裁判后的执行难度。为进一步激发“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的创新活力,推动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长安法院根据案件审理情况,依法向西咸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沣东新城分局发出了全市首例知识产权领域综合治理类《司法建议书》。
部门回函“有回音”
司法建议发出后,相关问题如何整改?建议如何落实?不久,长安法院收到了沣东市监分局关于《司法建议书》的回复函,制定六项措施推动司法建议落地见效。
沣东市监分局表示,在收到司法建议书后,分局高度重视,通过召开专题会议、组织专题调研等措施积极落实建议内容,并针对相关问题开展自查,积极督导平台企业、商务秘书公司、孵化器企业等主体履行责任义务,对虚假承诺地址的代办按相关规定打入黑名单,对相关虚假承诺的经济主体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对侵害商标专用权等违法行为加大打击力度。
跟踪回访“促落地”
收到回函后,具体措施的落地情况如何?推进过程是否顺利?9月11日下午,长安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史丽妮,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牛洋,综合审判庭法官王维君、王曼丽一行前往沣东市监分局进行回访,展开面对面交流,以确保司法建议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座谈会上,沣东市监分局就司法建议回函情况和相关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重点介绍。沣东市监分局表示,针对司法建议提出的问题,分局加强对集中登记地、虚假申报住所多发地、侵权案件高发地所涉经营主体的执法监管,持续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指导,增强企业依法登记、诚信经营的意识,强化信用记录与公示、严格资料审核,对重点、高风险或存在疑点的企业采取实地核查验证,严格遏制通过不实经济主体身份逃避打击的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夯实市场监管部门职能,维护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目前已注销经济主体12户,将400余户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正在办理商标侵权案件一起。
长效机制“谋实策”
综合审判庭法官王维君介绍了司法建议所涉具体案件及法院审理情况,同时就企业经营发展中常见法律纠纷及矛盾多发问题向与会人员进行了讲解。
与会人员就进一步强化对经济主体服务管理,推动形成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不断完善知识产权诉前调解与审判的高度融合、制度支撑等工作进行了研讨交流,并就企业在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中的司法需求、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树立以及有针对性地提供司法服务等内容进行深入交流。双方明确今后将进一步加强沟通协作,建立常态化良性互动和信息共享机制,对审判、行政执法实践中的疑难重点问题开展协作,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及纠纷的前端化解力度,共同维护市场正常经营秩序,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长安法院充分发挥司法建议“把脉开方”作用,主动延伸审判职能,用好用活司法建议纾民困、化民忧、解心结。下一步,长安法院将主动把审判职能向社会治理领域延伸,积极发挥司法建议社会治理“啄木鸟”的作用,加强回访和督促落实,把司法建议做实做细,为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注入强劲的司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