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塔警营里的“金牌师徒”
“从一名学警变成派出所一名合格的刑侦警察,我的成长离不开杨斌的培养。杨斌传授的都是课本上学不到却非常有用的实战经验。”2月11日,回忆起从警后遇到的第一位师父,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昆明路派出所副所长王昊如是说。
2014年,时年23岁的王昊从西安市公安局特警支队调入西影路派出所,作为办案新手的他开始熟悉派出所的各项业务,也是从那时起,杨斌成了他的师父。
杨斌是一名70后,平时不苟言笑,但办起案子来非常认真。他是西影路派出所的一名民警,破案率在所里首屈一指,被同事称作“金牌破案能手”。
在王昊的记忆中,杨斌擅长侦办毒品案件。他至今记得第一次和杨斌抓捕贩卖毒品嫌疑人的场景。那是2014年9月的一天,杨斌根据在场所有民警的外貌、身高、体重、性格,确定了每个人的分工和蹲守位置;提前对蹲守环境进行侦查,确定出入口,分析嫌疑人进出的路线;将民警分成三组,其中两组民警各守护一个出入口,一组民警在抓捕中心隐蔽侦查……
“这一系列周密部署,让我领略了一位老民警的成熟干练。第一次抓捕行动,我们就抓获了5名吸毒人员和1名贩卖毒品嫌疑人。”王昊说。
不过更令王昊佩服的还不是抓获人数之多,而是后续对嫌疑人员的审讯工作。
那一次,杨斌有意让王昊先试着讯问一名吸毒人员,一番讯问之下,王昊一无所获。而杨斌出面审讯时,操着一口地道的关中方言,精准掌握着审讯节奏,恰到好处地亮出几条可靠信息,很快就攻破了嫌疑人的心理防线。随后,嫌疑人逐一交代了犯罪事实。
“经历那一次行动后,我对师父充满了敬佩,并希望成为他那样的警察。”王昊说。
在与杨斌的相处中,王昊发现无论在案发现场遇到什么样的状况,杨斌都能迎难而上;在案件办理上,他细致入微,秉公执法;在禁毒工作中,他胆大心细,和涉毒人员斗智斗勇、无所畏惧……杨斌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2次。这些都深深激励着王昊。
为了帮助王昊快速成长,杨斌在业务上毫无保留,倾囊相授自己在工作中积累的案件侦办技巧。“现场勘查和取证要细致,不能漏过任何一个可疑的细节。案件必须定性准确、事实清楚、证据完备,才能顺利进入司法程序。破案的临门一脚很关键,坚持下去,案子就破了,否则,前功尽弃。不要轻言放弃,要相信自己的判断……”杨斌的这些话让王昊谨记在心。
在杨斌的带领下,王昊很快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刑警,负责所里各项技术和便衣抓捕工作。经过多年的历练,王昊也有自己的看家本领——情报分析和技术侦查,并且在查缉布控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
这对师徒在工作中的默契程度也越来越高。有一次,在派出所开展的禁毒专项工作中,王昊和杨斌被分配在一组,师徒俩分工协作,在禁毒专项工作开始的5天里就抓获了10名涉毒人员,并牵出2起贩毒案件。在随后的工作中,这2起贩毒案件相继破获。
现在,王昊调到了昆明路派出所。看到王昊的成长进步,杨斌毫不掩饰地称赞王昊是他的“金牌徒弟”。(记者 霍海澎;通讯员 崔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