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县检察院:落实“寻保传”专项活动精神 筑牢文化遗产保护屏障
为深入落实省检察院关于开展“寻访文物古迹、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以下简称“寻保传”)专项活动精神,全力守护历史文化遗产,近年来,蓝田县检察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履行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借助“党建+公益诉讼”模式,精准施策,协同共治,推动珍贵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用实际行动诠释“以检察之力守护历史馈赠”的使命与担当。
保护吕氏墓地,激活乡约文化。作为承载“关学”重镇文化基因的重要载体,蓝田吕氏家族墓地不仅是历史遗存,更是“德业相劝、过失相规”乡约精神的物质依托。针对吕氏家族墓地保护范围模糊、文物构件缺失等问题,蓝田县检察院以制发检察建议为抓手,构建“全链条”治理模式,联合相关部门,重新勘定保护区边界,设立永久性保护标志,明确直接责任人,将巡查纳入镇域网格化管理;引入专业机构,按“最小干预”原则清理环境、加固建筑,同步启动纪念牌复原工程;联合学术机构,整理《吕氏乡约》典籍,通过数字展陈、戏曲表演等形式,推动乡约精神融入基层治理,实现“修文物”与“传文脉”双赢。
守护新街遗址,破解保护难题。新街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卞家寨村西南、灞河东岸二级台塬之上,遗址年代跨越新石器时代和商代。面对新街遗址保护难题,蓝田县检察院强化跨部门协作,组织公益诉讼干警深入华胥镇开展专项监督,重点核查遗址周边环境治理与安全防护措施,推动文旅部门建立“考古前置”机制,确保建设活动避开文物密集区;同时,联合考古专家对出土陶器、骨器等数千件遗物建档管理,为研究关中地区早期文明提供法治保障,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
凝聚联动合力,筑牢长效屏障。蓝田猿人遗址作为人类起源的重要见证,具有极高的历史和科研价值,水陆庵则以保存古代精巧罕见的彩塑闻名遐迩,在这两个热门景点保护中,蓝田县检察院联合文旅部门共同开展“寻保传”专项活动,就两个景点遗迹保护提出建议。针对猿人遗址风化风险,建议控制游客流量、加强地质监测;围绕水陆庵3700余尊彩塑,提出“科技+传统”修复方案,积极推动完善消防设施。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设立文保志愿者岗位,构建“专业保护+群众参与”长效机制,确保文化遗产“留得住”“传得开”。
下一步,蓝田县检察院将持续深化“寻保传”专项活动,扩大党建联建覆盖面,探索数字化文物保护新路径,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文旅融合深度结合,让千年文脉在法治护航下焕发新生机。(郗田 徐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