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未央: “三大警务”齐发力 扎紧防溺“安全网”

随着夏季来临,气温逐渐升高,前往水域旁纳凉游玩的群众日益增多。为切实保障辖区群众生命安全,西安市公安局未央分局积极践行“三大警务”理念,全方位织密防溺水安全网,从源头上遏制夏季户外安全风险。

“自主动警务实施以来,草滩派出所累计开展联合巡查120余次,查处涉生态违法行为23起,同时成功劝阻危险行为40余起,保障群众平安纳凉。”5月26日,公安未央分局草滩派出所所长许朝睿介绍道。

预防警务:筑牢防溺水思想防线

今年4月,公安未央分局构建了“线上+线下”“学校+社区”的多维宣传教育工作机制。线下,该局建立“警-校-家”联动宣传机制,与教育部门共同制定防溺水宣传计划,组织民警深入辖区中小学校开展防溺水安全课堂。课堂采用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形式,引导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溺水危险,同时,向家长发放《防溺水安全告知书》,明确家长监护责任,要求家长签字回执,确保宣传覆盖无死角。

线上,该局搭建“两微一抖”新媒体宣传矩阵,定期发布防溺水知识科普短视频、动画片和真实案例警示片。通过数据分析精准推送,对青少年用户群体侧重趣味化知识讲解,对家长群体则推送监护技巧和应急处理方法。此外,结合“五共治”机制,社区民警联合协理员,每周至少开展一次入户宣传,针对留守儿童家庭、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等进行一对一防溺水安全教育,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参与防溺水工作的良好氛围。

主动警务:消除溺水风险源头

今年5月,大明宫派出所民警在对大明宫遗址公园例行排查时,发现太液池一处水域周边没有任何防护设施和警示标识,且经常有孩子在附近玩耍,存在极大安全隐患。了解情况后,民警联合自然资源、水务等部门,协调增设警示标识和防护栏。不久后,几名路过的小朋友看到警示标识,相互提醒“这里危险,不能下去玩”。

针对溺水事故隐患,公安未央分局组织警力,同时联合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等部门对辖区河流、湖泊、水库、池塘、废弃矿坑积水区等重点水域进行全面排查,详细登记水域位置、周边环境、水深情况等信息,对发现的危险区域及时报送相关部门,并协调增设安全警示标识,如“水深危险,禁止游泳”“珍爱生命,谨防溺水”等警示标语,确保过往群众能够清晰看到警示信息。此外,该局还对水域周边防护设施进行检查,如防护栏是否完好无损、是否存在缺口等,对于损坏的防护设施及时维修加固,补齐缺失的防护设备。为应对可能发生的溺水事故,该局在部分重点水域配备救生圈、救生绳、竹竿等救援设备,并定期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可用,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投入使用,为救援争取宝贵时间。

该局通过主动开展隐患排查整治,从源头上减少溺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一次排查中,水务部门技术人员与汉城派出所民警一同对汉城湖水域周边防护设施进行检查,发现部分防护栏因年久失修出现松动。水务部门迅速安排维修人员,在公安机关协助下,短时间内完成防护栏维修加固工作,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连心警务:凝聚防溺水共治合力

5月10日,草滩派出所接热心群众报警,称其在天矶湖景区发现一名男子在没有任何安全防护的情况下,准备跳入河中游泳,请求民警帮助。接警后,民警迅速行动,同时联系消防救援部门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到达现场后,民警及时劝阻该男子的危险行为,并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在民警的耐心劝解下,该男子认识到自身错误,承诺今后不再野泳。

为从源头上杜绝溺水事故发生,公安未央分局积极联动社区、学校、企业等多方力量,构建联防联控工作格局。在社区,民警联合工作人员开展巡逻防控,组织社区志愿者参与水域巡查,尤其在午后、傍晚等溺水事故高发时段,加大重点水域巡查频次,确保及时发现并劝阻在危险水域游泳、嬉戏的人员。该局加强与学校的沟通合作,建立健全家校联动机制,强化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此外,公安未央分局还鼓励群众积极举报溺水安全隐患以及危险涉水行为,充分激发群众参与防溺水工作的主动性,引导群众成为防溺水工作的参与者和监督者,警民携手共同筑牢生命安全防线。(陈杰钢 通讯员 王淼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