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忠诚保平安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宝鸡渭滨检察:创新“周周讲评”学习模式 打造“三型”检察队伍

2021年以来,宝鸡市渭滨区检察院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以加强和改进检察机关党的建设为主线,以提高法律监督能力和执法公信力为核心,探索创新,设计载体。结合坚持了五年之久的“每周一讲”活动,打造“周周讲评”学习模式,锻造“学习型、思考型、实干型”的检察队伍。目前讲评活动已开展24期,为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凝聚了更大的智慧和力量。

1.jpg

“学”字当头确定主题内容“学有所循”

明确学习主题。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党史学习教育等工作,适时调整“周周讲评”主题,目前开展了“跟班先进找差距,检视问题改不足”“检察干警讲党史、谈感悟、促提升”两个主题学习。主讲人可根据主题谈学习心得、解读党内法规、讲英模故事、聊办案收获等,使讲评活动真正与主题教育结合起来,与检察工作发展结合起来,达到磨炼技能、增长知识的目的。

明确学习办法。讲评活动参与人员的范围涉及院内每一位领导、干警、书记员。年初,制定“周周讲评”课程安排表,确保每名干警全年可上台讲学至少2次。每周一例会后,指定三名干警作为主讲人上台授课,以讲促学;设计点评环节,由检察长现场指定3到4名干警就授课内容作一点评,谈感悟、讲收获,讲学互动。

明确学习目标。为确保广大干警在“周周讲评”中切实强化理论武装,学出绝对忠诚、学出使命担当,最大限度地实现学与用的高效转化。坚持课前计划、课中考核、课后评价,将学习思考的工作转化情况作为检察官业绩考评的重要标准,及时跟踪评估干警素能提升情况,通过主题教育知识测试、案件质量评比、为民办实事新媒体报告等形式,考察干警“学思用”的情况。

“思”字为先深学细研广评“学有所获”

着眼“引”题,发散研讨思维。在“检察干警讲党史、谈感悟、促提升”学习中,院党组率先垂范,上好政治教育“第一课”,带头上讲台向全体干警讲专题党课5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专题辅导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等内容,分层分类开展专题学习研讨。同时,提出问题,抛砖引玉,激发干警上台讲课的热情,提升干警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着眼“联”题,发现提升思路。在“跟班先进找差距,检视问题改不足”主题中,由院内所有员额检察官作为主讲人登台联系自身办案经历和体会,分享执法办案中的收获、成绩和经验,检视自己在思想觉悟、业务素质、担当意识、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的差距。点评人对照经验和教训,联系个人本职,反思工作失误,发现突出问题和改进思路,提升办案素能。

着眼“考”题,发掘思考思辨。在点评交流环节,以主讲人讲述内容为“考题”,鼓励干警多维度多角度全方面的思考和分析问题,从主讲内容中延伸对学习新知识的理解、寻找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方法,形成了“以讲促思、以思促学,以学促用”的互动模式,通过反复的学习思考,把干警培养成了“伏案能写、上台能讲、与人能处、遇事能办”的“多面手”。 

2.jpg

“实”字为要聚焦工作难点“学有所用”

练实基本功,提升调查研究能力。“周周讲评”学习模式已经成为渭滨检察干警学习交流、思想沟通、业务研讨的重要阵地,成为检察文化和队伍建设的有力载体。干警在讲评内容中选择具有前瞻性、争议性、指导性的课题进行思考研究,并邀请院领导或科室负责人、业务骨干进行指导,分享研讨成果,在讲评中听取其他干警意见和看法,干警调查研究的自觉性和能力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撰写的信用卡犯罪、涉警类犯罪、少年司法社会化体系建设、相对不起诉制度适用等30篇调研文章均被省级以上刊物采用,起到了总结和指导司法实践的作用。

念好日常经,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将“周周讲评”的学习思考成果迅速转化成干好重点工作的措施,转化成检察为民办实事的能力。讲评中涉及的检律信息共享、刑事速裁、公益诉讼护航民生、托管“怪象”等,均通过讲评研讨落实了工作措施,出台了《检律定期会商办法》《检调对接办法》等,明确了交通肇事和危险驾驶案件证据标准,开展了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专项监督,创建了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统一办理机制。最终统一形成了10条便民措施,为社会安定、人民安康贡献了检察力量。

创造新业绩,提升争先创优能力。“周周讲评”学习模式实施以来,实现了干警从被动学到主动学、从“随便”学到“精准”学的转变,好学好思的风气蔚然而生,创新力执行力显著增强,为检察工作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今年以来,纠正漏捕漏诉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率、刑事民事行政审判活动检察建议采纳率、行政公益诉讼起诉数等核心业务数据均居全市前列,各项法律监督工作取得了实效。

(宝鸡市渭滨区检察院 张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