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流调防骗攻略
接到“某疾控中心”“某公安局”电话?马上准备接受隔离管控?回国隔离要交保证金?这些都属于诈骗套路!
疫情期间“剧情诈骗”来袭,不法分子利用“疾控中心”名义进行诈骗,遇到这种情况请提高警惕,保持清醒,别紧张,切勿落入诈骗团伙设计的圈套。
案情回顾
小王接到00开头的电话,对方自称疾控中心的“流调电话”,对方核实小王身份后,称小王在某医院有打卡记录,因疫情防控需要对其采取隔离管控措施。同时,告知其身份信息泄露,将电话转接至公安部门。
电话转接后,假警察还称小王涉嫌一起洗钱案,并发来一个网址,让其登录看“逮捕令”。“逮捕令”上印着小王的个人信息和头像,假警察又吓唬小王,说该洗钱案的主犯已经供述小王有参与其中,对方以“审查”为名,收集了小王姓名、身份证号、开卡银行、银行账号等个人信息,后要求小王在电脑上逐个打开银行卡的网上银行、插入U盾,并根据指示快速按“确定”。完成以上操作后,小王银行卡内的钱不翼而飞。
诈骗步骤
1.进行身份伪造
诈骗分子一般会伪装成疫情防控公职人员,并报出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号码等来取得当事人的信任。如遭到质疑将会用假身份对当事人进行恐吓,声称如果不按要求执行,会追究其法律责任,让公安逮捕。
注意:部分诈骗团伙还会告诉当事人疾控中心的官方咨询电话,请当事人拨打114或到官方网站验证真伪。
2.一步一步诱导
伪造身份取得信任后,诈骗团伙会通过威吓使当事人失去判断,随之一步步引诱当事人转接至“公安部门”下载APP,使当事人掉入陷阱。
注意: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不会出现跨部门电话转接,也绝不可能出现要下载软件报案的情形,警惕诈骗团伙利用假身份进行转接。
3.掉入诈骗陷阱
为了让剧情更加真实,诈骗团伙以帮助解决事情为由,让你点击陌生链接、扫描陌生二维码、下载陌生软件,用温和的语气进一步诱骗钱财。
注意:他们实际上是为了收集密码、验证码、VR人脸等信息。完成这一步,当事人已经成为受害者,财产全部被诈骗团伙转走。
防控疫情,人人有责,在积极配合疫情防疫工作的同时,一定要提高警惕注意辨别,“00”和“+号”开头的都是境外电话,并不是流行病学调查的工作电话。不同部门之间不可能转接公安部门开展线上办案。可以下载反诈APP并开启来电预警功能,或拨打“96110”反诈专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