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忠诚保平安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构建“1234”司法救助模式 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眉县人民检察院紧紧围绕最高检、省市院的工作目标要求,深入贯彻“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理念,以司法救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建立司法救助(突出扶贫帮困一条主线,畅通个人申报、主动摸排两个渠道,重点关注残疾人、未成年人、退役军人三类人群,积极主动实施心理疏导、教育指导、司法救助、联合帮扶四项措施)工作机制,积极构建“1234”国家司法救助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近年来,共办理司法救助案件26件,救助32人,发放司法救助金55万元。

转变救助理念——从你来到我往

转变救助理念,将“坐等”依申请救助方式转变为“走出去”依职权救助方式。依托法治副校长实职化,强化检校联合,深入学校摸排线索,发挥法治副校长“中转站”作用,健全双向反馈机制,拓宽渠道,深挖线索。助力乡村振兴,以贫困户为重点,高度关注因学致贫家庭,让司法救助为困难学子铺平求学路。

办理刘某某司法救助案件,在入户走访中得知某村两孩子因父母原因,孩子上学困难,该院随即展开调查,邀请了人民监督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对该案进行了公开听证,为两个孩子发放了3万元司法救助金。

从你来到我往,让检察官“多跑腿”,让困难群众“少跑路”,依法能动履职,让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有效救助,让他们感受到司法温情和社会温暖。

构建多元救助格局——从我帮到都帮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见(试行)》、《人民检察院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细则》等文件精神,该院将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融合推进,与教体局、民政局、妇联等8个成员单位建立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工作衔接机制,主动加强各单位间的沟通联系,注重协作配合开展救助工作,根据救助对象的实际情况及时转介相应的成员单位,实现对救助对象的信息共享、计划共享和举措共享,真正实现贫困家庭从我帮到都帮,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

办理的刘某某司法救助案件,其妻子李某某因交通事故死亡,女儿手术需要钱,该院立即启动司法救助程序,为其申请发放了司法救助金5万元,同时,将线索及时移送民政部门。

从我帮到都帮,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相衔接,加大对困难当事人救助力度,落实多元化救助措施,“司法救助+”多元化救助格局,实现救助效果的最大化和长效化。

延伸救助链条——从“一次救助”到“长期关怀”

该院始终坚持将慎终如始、止于至善的理念自觉主动融入到每一个司法救助案件,建立司法救助“回头看”工作机制,通过电话回访、实地走访等形式对近年来办理的司法救助案件进行跟踪回访,掌握救助对象生活现状、跟踪救助资金使用情况、评估司法救助效果,找问题、补短板、查落实、促提升。针对回访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联系相关部门给予解决,用心用情传递司法温度,以更高的标准、更强的担当,依法能动履职,把诉源治理做深做实。

办理的李某某司法救助案,李某某被侵害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救治、救助,加之家庭环境差,生活一度陷入困境,该院通过调查评估该院为其申请司法救助2万元,同时,该院联合妇联部门建立“检察官+爱心心理疏导”帮扶团队,长期对被害人心理、生活进行帮助,让救助人员真切感受检察机关的人文关怀,传递司法温情。

从“一次救助”到“长期关怀”,该院不断建立健全逐案跟踪回访制度,动态跟踪掌握被救助对象的生活、工作情况,努力推动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向纵深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