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新街镇:“一个中心,三化调解”工作法打造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新格局

宝鸡市新街镇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于抓早、抓小、抓苗头,坚持防范在先,源头治理,通过整合力量、全面摸排、高效调处,建强建好“一个中心”,运用“三化”调解方式,推进全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走深走实。

图片

以综治中心为平台,搭建“一站统筹”式纠纷化解工作站。将矛盾纠纷化解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抓手,着力加强“一站式”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平台建设。整合综合治理、人民调解、信访接待、法律服务、心理疏导、法制宣传等服务平台,建立新街镇综治中心,设置诉求受理窗口4个,调解室2个,综合协调、心理疏导、法律服务等功能办公室各1个,做到了排查、受理、调解互补互融,对于群众诉求“一站式化解”,做到调解矛盾纠纷让群众“最多跑一次”。同时,针对医疗、社保、劳资、林业等群众诉求,及时对接相关站办联合介入调解,有效整合了矛盾纠纷调处力量,让各类矛盾纠纷在镇域内化解,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新街落地见效。

以网格化排查为依托,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前沿力量。结合全镇实际和人员分布情况,划分一级网格9个,二级网格47个,配备网格员102人,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第一时间收集、上报各类苗头性矛盾纠纷,由镇村第一时间介入调解,实现“人在格上走,纠纷网中了”。将各村“法律明白人”纳入调解工作队伍,依托“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打造一支“看得懂法律,讲得清政策,解得了纠纷”的人民调解队伍,做到“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调解员;矛盾纠纷发生在哪里,调解员就跟进到哪里”。

以特色化调解为亮点,探索纠纷调解“新街模式”。各村人民调解委员会结合实际,总结出了具有各自特色的调解工作模式:官村调委会副主任张玉民调解纠纷经验丰富,工作既有温度又有力度,耐心细致,经过多年来的工作摸索,官村已经形成了一套“法律法规为先、情理融合并举”的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法;东沟门村在网格管理基础上,全面推行党建引领“多网合一”健全“4+N”网格管理体系(网格指挥长、网格指导员、网格长、网格信息员和N个网格)和“1+1+X+X”基础网格力量体系(网格长、网格员、片长和网格信息员)最大限度凝聚工作合力,及时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菜园村建立日常巡逻巡查制度,由村两委成员、网格员对治安情况进行日常巡逻巡查,建立网格事项流转处置机制,形成“信息采集、问题发现、任务分办、协同处置、结果反馈”的工作闭环;庙川村立足吴山景区开发情况,针对较易发生的交通、消费方面矛盾纠纷提前预警,定期排查交通道路隐患、日常动态排查消费纠纷,全力做到重预防、早发现、快调解。

以规范化调处为手段,推进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结合邻里纠纷易发生、易反复、易升级的特点,建立“调处+回访”机制。将“小纠纷”化解在“家门口”,从“小”事这个小切口入手,对于排查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由各村调委会和法律明白人跟进调解,及时化解小矛盾小纠纷,若有疑难问题则第一时间上报,将疑难纠纷化解在镇级“调解室”。镇级依托“老刘调解室”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土专家”在农村矛盾纠纷调解方面的独特优势,用心用情为群众解疑化难,对已经办结的各类纠纷做实跟踪回访,了解双方当事人履行调解协议情况,进一步巩固调解成效,防止纠纷反弹,达到“调处一件纠纷,留下一片和谐”的社会效果。

下一步,宝鸡市新街镇将坚持有解思维,以人民调解为基础,进一步发挥网格化、特色化、规范化优势,及时发现问题,高效调处化解,让“排”更加向前延伸,让“调”更加深入人心,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建设“平安新街”,守好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