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眉县检察:多措并举织密平安建设“防护网”
近年来,宝鸡市眉县人民检察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县委市院部署要求,以高质量检察履职服务平安眉县建设,切实提升群众知晓率、感受度、满意度。
加强司法办案 维护社会稳定
1.维护安全稳定
组织开展学习12次,制定防范化解风险实施方案,分解任务推动工作落细落实。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起诉“黄赌毒”“盗抢骗”等犯罪113人,王某某等6人非法猎捕杀害濒危野生动物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白某某等5人养老诈骗案被省院评为典型案例。
2.优化营商环境
制定《关于保障和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设立猕猴桃和钛产业2个知识产权联系点。1名干警被评为全省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工作成绩突出个人。
3.落实宽严相济
准确把握政策尺度,该严则严、该宽则宽、罚当其罪。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对4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建议变更强制措施。
推动矛盾化解 提升工作质效
1.开展检察“双进”
加强12309检察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推动12309检察服务中心线上进入城乡社区、线下进驻综治中心,实现全县86个村组13个社区全覆盖。推行“12309+”模式,开通检察为民小程序,设立律师驻点值班室,不断拓宽服务渠道,延伸服务链条,该院群众诉求“一键达、码上办”做法被《法治日报》报道。
2.推动诉源治理
优化检察建议办理,将检察建议办理纳入平安建设考核。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建立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把风险预警、评估、防控贯穿案件办理全流程。完善1+5+N便民服务机制,做到线上耐心解答、线下分流处理、专人跟踪督办,实现7日内程序性回复、3个月内结果性回复均为100%,确保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3.开展反向审视
制定《眉县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案件反向审视工作办法(试行)》,实行控告申诉案件反向审视全覆盖,通过“一案一评查、一案一分析、一案一预警”,提升办案质效。1个办案团队被评为全国检察机关控告申诉部门“为民办实事”活动优秀团队。
深化检护民生 增强人民福祉
1.强化民生司法保障
深化检护民生,开展森林资源、水资源保护等专项监督,与太白检察院、周至检察院建立太白山生物多样性保护跨区划协作机制。保障舌尖安全,督促3户消毒餐具配送企业、6所学校完成卫生整改。构建1234司法救助模式,建立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工作衔接机制,办理司法救助案件55件。
2.守护未成年人成长
落实强制报告、入职查询制度,协同组建家庭教育导师团队,帮助9名未成年人回归社会。1名干警被评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该院被团市委评为2023-2024年度宝鸡市维护青少年权益岗创建单位。
3.维护特殊群体权益
与部门会签《关于建立民事支持起诉工作协作机制的若干意见》,与县妇联等部门建立救助衔接配合机制,办理农民工讨薪支持起诉案件18件。办理的农民工权益保护公益诉讼案被省院评为典型案例,做法被《检察日报》报道。
强化法治宣传 营造平安氛围
1.开展法治宣传
依托检察“双进”开展释法说理35场次,用群众身边的“案”普及群众关心的“法”。利用新媒体发布群众身边案例,为群众提供学法渠道,检察微博、头条进入全省政法新媒体50强。积极对接人民群众法治需求,组织开展普法宣传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等活动。
2.坚持公开听证
依托综治视联网进行公开听证,实现证据资料同步展示、释法说理同时进行、案件事实一体查证。邀请代表委员、律师等参与案件,收集意见建议、落实听证结果,有效化解当事人“法结、心结、情结”。
3.推进检务公开
邀请人民监督员和各界群众参与办案活动。深入推进阳光司法,公开案件程序性信息63条,提升司法透明度和公信力。
下一步,该院将多措并举持续深化平安建设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把平安建设融入检察履职全过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推动平安眉县建设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