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太白县全面推进社区矫正规范化建设
今年以来,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紧盯社区矫正执法领域突出问题,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持续推动了全县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智能化、精细化建设,提高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以制度促公正,实现矫正执法规范化
近年来,太白县先后制定印发《太白县对拟适用社区矫正人员开展社会调查评估实施办法》《社区矫正对象分类分级管理实施办法》《社区矫正对象请销假实施办法》等10项工作制度,在全县范围内统一了社区矫正执法文书,细化了社区矫正对象报到、汇报、参与学习及公益活动频次,提高了社区矫正管理水平。
同时,太白县司法局各司法所严格按照社区矫正对象日常表现开展月考季评,定期向社区矫正对象反馈考核成绩,以公开透明提升矫正质量。该局定期召开社区矫正矫情分析会议,筑牢社区矫正安全防线;联合县检察院对7个司法所和相关部门的社区矫正工作情况开展常态化督查、督导。
太白县有重点、有步骤地推动社区矫正监督、教育、帮扶措施落实落地,形成了社区矫正管理局主抓、多部门参与的矫正新格局。
以平台促提升,实现监管方式智能化
按照司法部《智慧矫正中心建设规范》,依托省社区矫正综合管理系统平台,太白县建成了集自助矫正、报到登记、监督管理、心理辅导、应急指挥、警务检察等“三区十八室”于一体的太白县智慧矫正中心。通过智慧矫正系统平台加强对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的点对点、可视化检查指导,提高了对各种风险的预警、梳理、甄别、研判和应急处置能力,实现了县级社区矫正中心、司法所两级网络纵向贯通,上下联动。
太白县社区矫正对象杜某因犯故意伤害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在社区矫正执行期间,他逃避社区矫正机构监管,多次将定位手机放置家中,私自不假外出逛街、上网、住宿等,在县社区矫正机构信息化核查时被发现,县社区矫正机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提请太白县公安局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实现了打击一人,警醒一片的监管效果,确保了全县社区矫正对象的绝对安全。
这就是借助智慧矫正中心系统,视频连接社区矫正对象,实现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实时定位核查。目前,太白全县15个村(社区)已安装社区矫正视频核查终端,建立联动保障核查机制,加强信息沟通,确保社区矫正对象实时受监管,遇事有保障,防止因生活、工作等应激因素出现再犯罪现象。
以多元促质效,实现矫正帮扶精细化
太白县社区矫正对象何某因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六个月。在社区矫正期间,经过工作人员的耐心教育和精心帮扶,他一改往日的情绪低落状态,服从社区矫正机构管理,积极接受改造。在商南县出现洪涝灾害后,何某积极向社区矫正机构报告,愿意为灾区捐献蔬菜等生活用品,在社区矫正机构的协调下,他乘车将近4万斤的蔬菜运送至商南县,为灾区重建作出了贡献。
社区矫正重在教育帮扶,太白县按照分类管理和个别化矫正要求,从社区矫正对象报到开始,全面了解掌握家庭情况、社会关系、犯罪原因以及可能出现的再犯罪因素等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矫正方案。该县依据社区矫正对象个性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法规、管理制度、警示教育、帮扶培训等8项教育,做到因人施策,精准帮教。该县制定心理咨询师全流程参与矫正制度,从入矫心理评估开始,到矫正中期的情绪疏导、压力缓解、冲突消除,到解矫时全面评估心理状况,让社区矫正对象充分提高自我认知、树立生活信心。该县还运用沙盘、音乐放松椅、VR教育、心理宣泄等设备最大限度发挥心理辅导在矫正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全面改造社区矫正对象的错误思想和行为,筑牢社区矫正对象积极改造的心理防线。
创新社区矫正帮扶工作机制,太白县与陕西某黄金矿业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签订安置帮教协议,为有就业需求的社区矫正对象、安置帮教和后续照管人员提供就业帮扶。同时,健全帮困制度,协调有关部门及时为因家庭发生重大变故、患重病等原因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的社区矫正对象提供临时救助、低保等保障措施,确保社区矫正对象家庭平稳度过困难期,不因经济原因重新违法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