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县公安局蔡家坡派出所: 打好矛盾纠纷化解“组合拳”
“太感谢民警了,我们邻里两家二十多年的矛盾终于化解了,以后要做个好邻居。”2024年12月26日,岐山县公安局蔡家坡派出所民警王涛入村回访时,蔡家坡镇另胡村村民李先生说道。
近三年来,宝鸡市岐山县公安局蔡家坡派出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深耕主防责任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出“415”矛盾纠纷化解新模式,矛盾纠纷化解率上升3.2%。
多管齐下,强化矛盾纠纷“四查”
蔡家坡派出所按照“派出所主防”职能要求,建立了日常走访排查、接处警排查、“警格+网格”融合排查、预警动态研判排查“四查”矛盾纠纷排查机制。该所依托社区民警日常走访,摸排、收集“家长里短”,将辖区内矛盾纠纷攥在手上;依托值班组接处警,由各值班组在接处警时收集排查矛盾纠纷,并一一记录在册;依托“警格+网格”融合、“专业化+社会化”联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充分发挥治安积极分子、群防群治力量,第一时间掌握并上报相关情况,以家庭纠纷、劳资纠纷、邻里纠纷等“小矛盾”为切入点,及时收集掌握各类动态信息、社情民意、风险隐患。同时,该所充分发挥“综合指挥室”合成作战优势,不间断开展线上巡查、研判分析,确保风险隐患发现在源头、控制在前端。通过“四查”工作机制,该所全面掌握辖区各类矛盾纠纷,引导警力提前介入,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通过“四查”机制,蔡家坡派出所排查各类矛盾纠纷300余起,构建起切实有效的矛盾纠纷防范化解机制。
科学分流,细化矛盾纠纷“一总”
蔡家坡派出所对“四查”收集到的矛盾纠纷信息进行全面汇总,分门别类建立台账,并召开所务会,设立专门的矛盾纠纷信息管理岗位,负责将来自各个渠道的矛盾纠纷情况详细记录在案,建立起系统、规范的矛盾纠纷台账。
根据矛盾纠纷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蔡家坡派出所细致划分,对日常邻里摩擦等轻微、影响较小的矛盾纠纷,分流至社区调解组织、警务室进行初步调解,充分发挥基层调解力量的作用,争取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对于较复杂涉及面较广的矛盾纠纷,组织经验丰富的民警进行调解。针对涉及小区居民共同利益的物业纠纷,蔡家坡派出所及时召集相关当事人、物业公司代表等进行协商调解;对于重大疑难矛盾纠纷,特别是可能涉及法律诉讼的纠纷,及时引入司法调解,借助专业的法律知识和调解手段,确保矛盾纠纷妥善解决。在分流过程中,该所明确责任民警和处理期限,对每一起矛盾纠纷指定专人负责,确保责任落实到人;同时,根据矛盾纠纷的复杂程度和紧急程度,合理设定处理期限,加强对处理进度的跟踪和督促,确保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层类明确,深化矛盾纠纷“五调”
蔡家坡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结合实际,探索创新出五级调解机制:一级调解,以值班民辅警为主,进行现场调解;二级调解,值班民辅警调解不成时,由值班组负责调解;三级调解是二级调解不成时,可由值班负责人向派出所主要领导提出,由所主要领导、值班负责人参与调解;四级调解是三级调解不成时,由所聘请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李虎来参与,值班负责人、所主要领导参与调解;五级调解是四级调解不成时,转入多元调解,由所主要领导协调镇政府、司法、村组社区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专班调解。若五级调解不成时,该所引导当事人通过诉讼渠道解决诉求。
蔡家坡派出所对调解过的矛盾纠纷不定期进行回访,进一步掌握双方当事人思想动态,及时消除可能产生的新纠纷苗头。在回访中,他们将调解双方积怨较深或在调解中还存有隐患的,作为重点回访群体,确保调解后矛盾纠纷不反弹。
近三年来,蔡家坡派出所通过“五级”调解模式化解矛盾纠纷300余起,回访满意率达98%。(记者 史红海 通讯员 张永丰 席小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