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忠诚保平安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泾阳县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深化平安建设

陕西泾阳县不断强化政治站位,将更高水平平安泾阳建设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为目标,大胆探索实践,创新思路举措,“围绕一条主线,深化三项载体,构建三大格局”,平安泾阳建设水平稳步提升。

围绕一条主线,构建社会治理“同心圆”。以加快更高水平平安泾阳建设为主线,以基层社会治理体制现代化为抓手,着力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群团助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体制,强化组织领导,突出顶层设计,不断构建社会治理“共治同心圆”。吹响“集结号”。充分发挥县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将“党建引领、法融网格、共治共享”纳入年度平安建设考评考核,进一步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积极谋划、有序推进。下好“先手棋”。坚持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下发《关于深化“党建引领、法融网格、共治共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文件,在完善治理格局、健全体制机制、创新方式等方面谋实招,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打好“主动仗”。充分发挥宣传作用,营造浓厚的平安建设氛围,及时将平安建设的工作措施、成效和亮点宣传到群众中去,营造全民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浓厚氛围。

深化三项载体,打造示范服务“样板点”。坚持项目化推进,着力抓好三项载体,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样板。以网格建设为载体,优化服务布局。构建“党建引领、法融网格、共治共享”格局,在农村区域建立由40个中心网格、148个基础网格和1140个单元网格组成的三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在城市社区基本完成5个社区124个小区的织网建格工作,按照人数分布及空间的布局,建立了ABC三大类6个等次的专职网格员294名,将服务触角延伸基层。以“三调联动”为载体,推动矛盾一站化解。持续推进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活动,重视源头治理,建立镇、所、村三级联动,综合运用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多途径的调解机制,全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枫桥经验”推广以来,全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率达93%。以“九率提升”为载体,提升群众满意度。开展平安创建、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大整治、夏季社会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防范打击“黑恶霸痞”等专项行动,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满意度不断提升。在2022年度全省平安建设满意度测评中,全县平安建设满意度在全市排名较2021年提升2个位次,其中平安建设满意度、平安建设知晓率、矛盾纠纷治安问题调处率、公安系统满意率、交警系统满意率5项指标增幅位列全市前三,特别是交警系统满意率从全市第13位跃升至全市第1位。

构建三大格局,激活平安建设“新引擎”。以党建引领为支撑,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精细化、网格化、信息化水平,健全基层治理党的领导体制,立足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加强基层智慧治理能力,以“组织建设”为引领,以“数智咸阳”为智慧“底座”,完善大数据智能体系。以法治保障为支撑,构建优化营商环境新格局。充分发挥法治对社会治理的保障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咸阳市优化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二十条措施(试行)》,加强政法机关与企业双向沟通,强化政法部门主要领导包联重点企业制度,开通涉企案件“绿色通道”,设立全市首个秦创原知识产权检察保护工作站,开展泾阳茯砖茶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筹备成立秦创原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司法服务工作室,不断提升县域法治化营商环境。以智治建设为支撑,构建一网融合新格局。专题研究综治视联网项目推进工作,完成县、9个镇(街道)、148个村、11个成员单位综治视联网建设,实现和市级平台互联互通;“数智咸阳”已在全县范围进行推广使用,目前已录入人员信息35万余条。(泾阳县委政法委 罗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