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获电信诈骗案件564起 抓获犯罪嫌疑人4500余人 咸阳:筑牢反诈防线 守好群众钱袋

8月18日,咸阳一名男子遭遇了新型AI换脸诈骗,被人冒充熟人诈骗100万元。咸阳市公安局渭城分局民警接到报警后,争分夺秒展开调查,发现诈骗分子通过添加受害人微信,以AI换脸视频通话方式骗取受害人信任后,又以资金周转为由实施诈骗。民警第一时间对受害人的银行账户进行紧急止付,先期在涉诈一级卡上止付75万元,随后梳理一级卡流水,对二级涉案银行卡发起研判,成功止付二级涉案银行卡25万元。受害人被诈骗的100万元被全额止付。

“今年以来,咸阳市公安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加强‘四专两合力’建设,融合大数据资源手段,健全‘全警参与、职责清晰、整体联动、运转高效’的反诈工作体系,有效提升打击治理水平。今年以来,全市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56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500余人,同比分别上升23.68%、93.97%。”咸阳市公安局副局长、反诈中心主任刘云江说。

咸阳市公安局按照“警力随着警情走”的原则,采取警种融合、县区协同、通信运营商入驻的方式,充实组建包括反诈专家、情报资金研判骨干等共计73人的专职反诈队伍,下设6个工作小组协同发力。市局反诈中心坚持目标导向,统筹“打防管治建宣督”各方面工作,建立案件侦办、反诈宣传等九项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中心工作流程。中心坚持周例会、月通报、季排名、常态化复盘等工作制度,推动反诈考评、两卡治理、专项行动、重点人员管控等工作扎实开展,同时积极推动部门行业加强研究,及时发现风险漏洞,建立运营商、商业银行快速反应机制,为预警劝阻、两卡治理等工作提供服务支撑。

反诈中心深化警企合作,强化全方位的资源手段建设,融合大数据资源,以技制技,全力压降发案、减少损失。反诈中心联合电信运营商,研发“反诈预警指挥平台”,实现诈骗信息识别监测和预警对象的分级分类劝阻,预警信息划分先知、紧急、高危、中危、低危五个等级,由市县两级反诈中心分类处置,实现事先劝阻,压降发案。

“今年以来,咸阳全市电诈同期发案环比下降37.89%。反诈中心坚持‘反诈统筹、技网研判、派出所劝阻’的模式,联合运营商、各商业银行市级分行,对受害人名下银行账户全面启动保护性止付,进一步压降案件损失,夯实预警劝阻,今年以来,已返还群众电诈损失2000余万元。”咸阳市公安局反诈中心综合协调组组长孙小健介绍。

咸阳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和科技互联网公司深度合作,以公安大数据为基础,深度融合互联网数据研判平台,研发“秦寻”综合研判系统,形成情报、研判、侦查、指挥、行动一体化的多警种合成作战模式。

“秦寻”综合研判系统运行以来,协助侦破电诈案件88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351名,冻结涉案资金100余万元。5月份,反诈中心通过平台分析研判,获取一个“跑分”团伙线索,咸阳市公安局随即成立专案组,循线追踪,相继打掉“跑分”团伙3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0余名,收缴非法所得300余万元。在彩虹分局侦办的“5·12”电信诈骗案件中,咸阳市公安局反诈中心不断提供研判数据,最终成功摧毁位于贵州贵阳、遵义的两个犯罪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40名。

“反诈中心坚持以破大案、多挽损为目标,发挥资源优势,提供可靠后台支撑,对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性犯罪发起凌厉攻势,坚决打深打透打彻底。聚焦涉案两卡等难点问题,咸阳公安积极组织开展‘云剑2023’、断卡、断流等专项行动,抓获两卡违法犯罪嫌疑人1681名,同比增长129%。”咸阳市公安局反诈中心研判侦查组组长杨剑锋说。

(记者 郭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