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网格“细胞” 畅通基层治理“微循环”

去年以来,咸阳市深耕“党建引领、法融网格、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模式,推动“大城市”变成“小网格”。通过激活网格“细胞”,着力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引领城市基层治理良性循环。这是11月28日下午,记者跟随省委政法委平安建设采访团在咸阳市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了解到的。

咸阳市推广“警官+网格”“一村一辅警”“一网格一人民调解员”、法检两院干警实行定点定人定期定案“四定”包抓等方法,推动法治力量融入网格。鼓励物业服务人员、乡贤能人、“红袖标”志愿者、心理咨询工作者等进驻网格,探索“公益性+市场化”模式,为群众提供更多特色服务。

目前,12137名网格员,33466名党员,14007名法治人员,10332名物业(乡贤)人员、14341名志愿者长期活跃网格,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发挥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咸阳市还积极打造“十五分钟志愿服务圈”,将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与党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城市发展、基层治理、生态环保等工作紧密联系,找准群众需求,延伸阵地服务,群众在步行15分钟的距离内就能够获得家电维修、法律咨询、托幼扶老、心理咨询等志愿服务,对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15分钟”上门服务,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