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长武县昭仁街道:践行“五法”打造有温度的阳光信访
咸阳市长武县昭仁街道办所在地曾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关陇交界处的物资集散地。现为长武县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中心。因近几年服务保障县级重点项目,征地拆迁工作不断深入,加之历史遗留问题复杂,各类信访问题频发,矛盾纠纷较为复杂。自信访工作法治化开展以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以此为契机,突出“五项举措”,推动法治理念贯穿信访接访全过程,进一步解疑释难,化解矛盾,维护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发展。
学习先行 干部要懂“法”
“干部要带头学法知法用法,坚决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从源头上遏制信访问题的发生。”这是记录在昭仁街道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主任车伟龙工作笔记上的一段话。
近年来,随着重点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征地拆迁领域一些矛盾随之凸显,昭仁街道在征地拆迁、房地产开发、宅基地划拨等领域集访较多;同时地处县城,群众之间邻里纠纷、地界纠纷突出;个别因历史遗留问题缠访、闹访长期存在。如果信访干部对政策和法律法规把握不准,就无法给信访群众提供合理的解释。针对这一实际,昭仁街道把干部学法懂法作为做好信访工作的前置条件,突出干部学法。今年以来,邀请县法院、司法局、街办法律顾问等人员,以讲授理论、以案说法、研讨交流等方式,组织街道、村(社区)干部、网格员开展涉农法律法规集中培训4次,邀请国土、财政、环保等部门人员,开展涉农政策集中培训5次,力促干部做法律法规“明白人”、涉农政策的“内行人”、情理并融的“贴心人”,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精细排查 网格内说“法”
近日,鑫苑社区豪城明珠小区一个孩子划伤了他人车辆,社区干部、网格员及派出所协调处理后,网格员了解到孩子为留守儿童,便主动帮其辅导作业,关怀孩子日常生活,孩子爷爷奶奶为网格员竖起大拇指:“我们怎么打骂都不行,还是你们网格员有办法”!
“不能只坐等群众上门,更要主动下沉,针对各类信访问题,精细排查,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化解。”街道鑫苑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婷说。
据了解,昭仁街道办深入推行“初心长在,三联共治”工作模式,街道共划分网格105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643人、双报到党员1767人、“三官一律”179人。网格员按照“一日双巡”制度巡查网格,双报到党员每周到小区开展工作1次,“三官一律”每月至少进网格2次,下沉网格,排查矛盾,“家常”式以法说事,“萌芽”式化早化小。同时,积极向群众推广“长通办”APP,引导群众共同参与社会治理。截止目前,群众实名认证“长通办”APP19658人,网格员巡查走访群众41930人次,上报处置网格事件6017件,“三官一律”进小区进农村参与矛盾纠纷排查11次,做到法润网格。
暖心接访 受理时依“法”
“叔,您别急,先喝口水,有什么事慢慢说。”近日,在昭仁街道信访接待室,工作人员扶着气呼呼的老人坐下后,立即转身倒来一杯茶水。
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茶暖心……这是昭仁街道以人民为中心,做实暖心信访接待工作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该街办优化街道和各村(社区)社会治理中心硬件设施,整合信访接待室、调解室、心理咨询室等资源,充实信访工作人员,确保群众遇事有人、说事有地。建立“到村下访、驻办接访、上县轮访”三项接访工作机制,安排12名包片科级干部每周到村(社区)下访至少4次,两名信访干部在街办定点接访,科级干部每天轮流到县信访中心接访,畅通信访渠道。健全“四到位一处理”机制,即诉求合理的解决到位、诉求无理的解释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到位、需要转办的衔接到位,违法信访依法处理。今年以来,街道群众信访96件,化解调处90件,6件正在办理之中,12件不合理诉求经解释疏导予以化解。
分类调处 化解中用“法”
“感谢你们,问题解决了,让我们夫妻俩和好了。”10月20日,魏先生对街道回访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10月12日,家住建苑小区的魏先生到街道办反映其妻子鱼女士整天跳广场舞、玩纸牌,对家庭不管不顾,请政府进行协调。信访接待人员,对魏先生反映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登记,并立即向主管领导进行了汇报,经过对魏先生反映的问题进行研判,制定了化解方案,安排由包社区领导、包社区干部、社区党支部书记及包抓网格员组成工作组,对反映问题采取“背对背”分头劝说的方式进行了调解。不久,这桩矛盾纠纷得到化解,于是就有了开头的一幕。
为了让群众真正感受到法治所传递的正能量,昭仁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创新法治机制建设,针对不同类型矛盾,分类施策,有序化解。针对重点集访案件,成立工作专班,驻村依法依规调处。据悉,尧头村群众因宅基地等信访问题,遗留时间长,涉及群众多,多次到县集访,群众情绪激动,社会影响恶劣,经请示县委县政府,成立工作专班,注重讲法规、讲政策、讲大局,最终利用45天时间有序化解这一难题。目前,南关安置楼、西关门面房等问题也正在进一步聘请律师,联合有关各方,有序化解;针对涉法涉诉案件,借鉴“枫桥经验”,于2012年成立“老贾工作室”,返聘取得法律资格证、陕西省司法厅人才专家库专家、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退休干部贾广发同志为调解员,牵头予以调处。先后化解辛孟两家地界纠纷等历史积案10余件,平稳调处涉及人员伤亡案件6件;针对单个缠访人员,明确包抓责任人,持续做好稳控工作,目前稳控缠访闹访人员6人。针对一般信访案件,明确责任,明确措施,明确时限,调处化解。据统计,今年以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247起,调解成功率99%。
广泛宣传 服务上送“法”
“一些百姓存在‘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信闹不信理’的思想,所以让群众树立法律意识,知法懂法、遵法守法,需要我们常抓不懈。”昭仁街道办司法所所长陈军表示,为了强化民众的信访法治意识,推进信访法治化建设。近年来,昭仁街道创新宣传方式,全覆盖、多形式、深层次开展信访法治化宣传教育活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一方面,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广泛宣传法治内容。悬挂信访工作法治化有关横幅52条,发放涉农法律法规宣传彩页3万余张,发放《信访工作条例》宣传扇子5000把,通过村民群、业主群推送相关法律法规宣传链接200多条。另一方面,举行“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法律知识培训会、社区方桌会议、习语润咸长听理响“醇觚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进社区等活动,树立鲜明导向,引导广大群众遇事找法、维权靠法。同时,昭仁街道办为党员干部、各支部和辖区所有农家书屋配发有关法律知识书籍,在全街道营造一种学法、懂法、守法的浓厚氛围。
“信访工作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耐心倾听群众呼声,带着感情、责任和办法把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做好,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信访工作充满人情味。”昭仁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员秦建军深有感触地说。(刘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