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渭城检察实地回访一起破坏耕地监督案件

暮春时节,正阳街道杨新庄一处农田农机轰鸣、声浪阵阵、尘土飞扬,抢耕生产的滚滚热潮扑面而来…这是咸阳市渭城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在实地回访一起破坏耕地监督案件时的见闻。

然而,6个月前,眼前这片土地还被一层厚重的“硬壳”所覆盖。

2024年1月初,某合作社社员来渭城区人民检察院反映称,他们承包的A地块被倾倒了大量建筑垃圾。

接到线索后,检察官随即开展实地调查。经查,2021年5月,某合作社与某新区土地储备中心签订了承包合同,租期五年。租赁合同签订后,该合作社对土地进行了平整并种植了玉米、小麦等农作物。但2023年11月至12月期间,该社社员在巡视时发现,多次有垃圾清运车辆向其承包的地块倾倒建筑垃圾,期间阻拦无效,他们也曾先后向多个行政部门反映,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证实问题后,我们立即启动了行政公益诉讼立案调查,在现场调查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在A地块的中心位置,大量的建筑垃圾侵占了耕地,甚至有两处低洼地变成了建筑垃圾大坑。”承办检察官说。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违法倾倒“屡禁不止”?检察公益诉讼能否有效推动问题解决?带着这些问题,渭城区人民检察院于2024年1月底组织了公开听证,邀请相关行政机关代表、人民监督员、听证员、益心为公志愿者共同参与。经过案情介绍、示证说理后,参会人员围绕耕地保护充分发表了各自意见。渭城区人民检察院根据听证会决定,向相关部门制发了检察建议督促问题整改。

收到检察建议后,行政机关高度重视,迅速协调开展垃圾治理工作,及时完成复耕复种。同时通过扎实推进专项整治行动、健全多部门协作、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等建立长效机制,从根源上解决了违法倾倒的问题。

“之前的‘问题土地’已全部完成复耕复种。多亏了咱检察院的一场公开听证和一份检察建议,才让这片被垃圾破坏耕地能重新耕种”。该社社员向检察官介绍复种耕地的情况时面露喜色。

近年来,渭城区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聚焦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等问题,共督促清理侵占耕地的建筑垃圾近2000吨,督促治理耕地50余亩。

“耕地保护是基础的民生工程,也是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我们将依法履职尽责,做实检察为民,积极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服务‘三农’工作。”咸阳市渭城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尚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