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淳化:“三个模式”促进基层善治

今年以来,咸阳市淳化县紧盯农村地区矛盾易发多发治理难题,坚持抓早抓小、突出村民自治、注重言行教化。该县推行“十户联治、议事协商、淳德润民”三大模式,织密矛盾联调网络。截至目前,全县民事新收案件同比下降5.18%,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2%。

十户联治  织密社会治理“一张网”

淳化县人口密度小、居住分散。该县按照“住地就近、地域相连、户数相均、全面覆盖”原则,每十户左右划分1个微网格,推选1名中心户长。全县共划分微网格4633个,形成了“自然户—中心户长—网格员—网格长—镇(街道)综治中心—县综治中心”上下贯通的运行管理机制,实现了社会治理措施向末端延伸。

中心户长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切实履行“五大员”职责,常态化开展每日巡查、每周1次“敲门行动”,排查问题隐患、调处邻里纠纷。截至目前,全县网格员、中心户长累计调处邻里纠纷130余件,帮办代办事项60余件,排查安全隐患150余起,上报工作信息400余条。

议事协商  搭建矛盾联调“一平台”

淳化县全面推行“1+5+N”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做法,建立11项议事制度,畅通“民意会客厅、网格情报员、村口意见箱、线上传声筒”四条渠道,形成常态化问计于民工作机制。该县坚持“八议三不议”议事原则,规范“八步骤”议事协商程序,实现了村级决策顺民意、矛盾源头防。

淳化县探索实施邻里纠纷排查调处“五步法”,通过“入户访”“邻里调”“村贤说”“精准导”“事后评”,分类分步、综合施策,实现了矛盾纠纷一揽子调处。该县加强镇(街道)政法工作专班规范化建设,优化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调处平台,坚持人民、行政、司法“三调联动”,落实首问负责、分类分流、包案化解、定期回访四项机制,实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

淳德润民  打造乡村善治“一阵地”

淳化县坚持把说事议事、淳德教化、移风易俗融入村级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多元素镶嵌、多主题彰显,全方位打造寓教于乐、明理向善的文明实践阵地。该县组织中心户长、网格员上门恳谈、心理疏导,面对面协调家庭邻里关系,推动形成邻里互助、守望相助的社会风尚。

淳化县坚持开展“平安夜话”活动。活动中,左邻右舍、村贤能人围坐在一起,重点评议近期化解的矛盾纠纷,让大家自警自省,为大家疏心解郁。该县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定期开展道德评议,以示范带动乡村善治新风,先后涌现出马小群、杨旭等先进典型90余人;强化激励保障,分层评选表彰“最亲中心户长”“最美网格员”“平安家庭”“优秀调解能手”,推动形成矛盾有人调、困难联手帮的常治长效格局,切实增强了当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记者 郭朝霞;通讯员 刘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