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和身边事 为民解烦忧 ——记铜川市王益区七一路街道正强调解工作室
8月21日下班后,同平常一样,杜正强揣着他的小本本儿来到社区走访排查。“我每天都带着这个本本儿在街道转一转,好装好带,方便好用。”杜正强翻开小本本儿,映入眼帘的是密密麻麻的居民电话,还清晰标注着居民的“心事”。
“我们的事儿还没有上报反映就被老杜记录了下来,这种被重视的感觉让人心很暖。邻里之间有什么矛盾纠纷,我们就找老杜给帮助解决。”建乐社区居民王先生说。
杜正强带着小本本儿走访了解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及时发现纠纷线索,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对矛盾早发现、早解决,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努力让“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
“有矛盾、要说理,就找杜正强。”这是铜川市王益区七一路街道居民常挂在嘴边的话。2009年,杜正强开始从事人民调解工作,先后荣获陕西省优秀调解员、省(市)两级执法监督员、铜川市一级人民调解员、铜川市司法行政系统群众满意的法律服务标兵、铜川市最美志愿者和铜川好人等荣誉称号;2022年入选陕西省人民调解师资库,还兼任王益区人民法院陪审员、王益区人民法院特邀人民调解员。
2020年5月,铜川市王益区七一路街道以杜正强名字命名的正强调解工作室挂牌。工作室成立以来,累计接待群众510人次,走访群众638人次,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100%。
十余年来,杜正强在调解工作中善于思考和总结,主动研判矛盾纠纷的新特点、新形势,总结了“三六一”调解工作法。“三”即三心:热心、耐心和恒心;“六”即六法:趁热打铁法、心理疏导法、案例引导法、巧借外力法、深入群众法和灵活变通法;“一”即注重回访。
2021年6月,居民乔某某来到工作室,诉说自己和弟弟因土地、家庭承包地等问题经常发生纠纷,这次弟弟竟然动手打了自己,双方矛盾升级,想请杜正强帮忙调解。
正强调解工作室受理后,杜正强经过走访调查,了解到乔某某家庭情况:乔某某与其母亲是城镇户口,其弟弟上学户口在外地。乔某某父亲去世后,只能将土地确权在乔某某妻子户上。其弟弟上学回来后,户口又转回了村上,因土地确权问题与乔某某发生纠纷。
杜正强联系乔家兄弟的舅舅来到工作室,说动乔某某舅舅配合调解乔家兄弟纠纷。随后,杜正强从情、理、法、德多方面入手,最终化解了这起家事纠纷。在之后的回访中,乔家兄弟和好如初,亲热地拉着杜正强的手诉说着近况。
“一事一回访是正强调解工作室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用它巩固来之不易的调解成果,同时也能了解双方当事人的矛盾是否真正化解,这也是正强调解工作室调解成功率高的主要原因。”杜正强说。
王益区376户棚户区改造入住辖区一新建小区,因一户在装修时将燃气管道包装在内,不符合安全规定,燃气公司拒绝通气,造成376户居民不能正常供气供暖。得知这一情况后,杜正强一边电话安慰居民,稳定居民情绪,一边迅速联系相关部门协商处理。在该小区院内,杜正强向居民代表宣传相关法规,并组织居民代表与燃气公司、小区物业进行协商。最终,燃气公司和小区物业负责人表示会尽快排除安全隐患,保证三天内通气。果然,第三天就通上了燃气。
“你帮我们解决了这么大的事,还这么重视,回来询问使用情况,太让我们感动了!”杜正强对这起纠纷进行回访时,小区居民感激地说。“大家的问题真正解决了,我才能放心。”杜正强笑着说。
“杜正强十余年来践行‘枫桥经验’,做到了‘矛盾不上交’,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00余起。正强调解工作室成立以来,得到了辖区居民的一致好评,已成为王益区基层社会治理和人民调解工作的一个品牌。”8月21日,王益区七一路街道办党委书记张毅说。
(李成龙 张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