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有处说 心结有人解 ——铜川市推进综治中心建设服务群众美好生活

物业纠纷、供热服务、邻里矛盾……这些事关群众生活质量的琐事,是基层社会治理的细微处。如何让群众乐享生活,考验着社会治理的智慧与温度。

今年以来,铜川市深入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积极探索法治化解纷路径,通过专业调解、情感沟通、法律释明,把群众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让群众乐享生活可触可感。

理法结合  用情沟通

“综治中心的工作人员都很专业,解决纠纷不仅快,而且入情入理,让人信服。”11月7日,谈起铜川市综治中心帮助解决供热纠纷的经历,家住铜川新区地税新家园的张某深有感触地说。

张某这几年并未在小区居住,但他在小区进行供暖设施改造时交纳了8000余元改造费,并与供热公司约定暂不接通管道,待其返回小区居住时再处理。今年7月,张某搬回小区居住后联系供热公司接通了管道,但在9月份交纳本年度取暖费时,被告知需补交2021年至2024年的供热空置费,否则将影响今年冬季的正常供暖。张某对此深感不解,与供热公司产生矛盾。

铜川市综治中心接到张某反映的情况后,立即协调市城市管理局、供热公司到场,进行调解。调解员畅鹏帅通过换位思考、事理分析、法律释明等方式,分别与当事各方进行沟通,阐明张某数年既未接通管道,也没在小区居住,供热公司收取空置费缺乏依据;同时,向张某说明了供热服务的整体性以及相关权利义务。经过耐心调解,供热公司同意自管道接通之日起计算张某家的取暖费,张某也表示会按时足额交纳费用。

“综治中心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要让群众有了矛盾能有地方说理。”铜川市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周斌说。

作为解决群众纠纷的重要平台,铜川市综治中心在优化功能布局的基础上,融入诉讼服务、检察服务、公共法律服务、信访接待等功能,实现“五中心合一、多功能联动”,并推行“政法单位常驻、重点部门轮驻、涉事单位随驻”工作模式,为矛盾纠纷化解提供坚实法律保障。“各部门、各组织协同作战,可以让群众诉求实现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周斌说。              

依法依规  分类施治

“涉及群众生活的矛盾形式多样,物业纠纷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类,解决不好容易引发更大的矛盾。”畅鹏帅说。

对于群众的诉求,铜川市综治中心受理后,严格依照法治化路线图进行精准分流,通过快速反应、及时处置,让矛盾纠纷在法治轨道上得以化解。对此,家住铜川新区梅乐园小区的李某深有感触。

“今年6月,我家的供水管道被物业公司切断,情急之下我向市综治中心反映了此事。”李某回忆说。

铜川市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经过走访,详细了解了事情原委。

原来,因小区经常出现电梯故障、保洁工作不到位等情况,李某对物业服务长期不满,于是连续5年拒绝交纳物业费。物业公司在多次催缴未果后,采取了切断供水的措施。

面对李某与物业公司之间的矛盾,畅鹏帅先是让双方充分表达诉求,然后结合民法典、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耐心阐释业主和物业公司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并说明物业公司采取断水措施涉嫌违法,而业主以拒交物业费的方式维权亦存在法律风险。随后,畅鹏帅采取“背靠背”沟通的方式,与双方分别进行沟通,一方面建议物业公司提升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帮助李某分析拖欠物业费可能带来的法律后果。经过调解,物业公司最终同意支付管道修复补偿费用,李某也一次性结清了拖欠的物业费。“和物业公司出现了矛盾,我们要的其实就是一个说法和尊重,综治中心恰好给了我们一个畅通的沟通渠道。”李某感慨地说。

畅鹏帅表示,铜川市综治中心会根据矛盾纠纷的性质和类型,按照“调解优先、分类流转、全程跟踪、督办落实”原则,进行分类流转,确保每一个矛盾纠纷都能找到最合适的解决路径,并在法治轨道上依法妥善化解。

数智赋能  高效解忧

9月10日,铜川某小区一栋单元楼的下水管道堵塞,污水溢出,影响了居民们的正常生活。

该小区属于老旧小区,没有物业管理,以往遇到这种事,都是居民们自行疏通,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这一次,居民王某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通过“平安铜川”微信小程序反映了这一问题。

网格员收到反映后,立即联系专业人员疏通了下水管道,同时挨家挨户了解具体情况。原来,维修管道需要居民们均摊费用,但部分居民不愿意,因此下水管道迟迟没有维修,经常出现堵塞的情况。

了解了症结所在,网格员把居民们召集在一起,为大家分析利弊:“管道堵塞是大家共同的事,只有齐心协力才能解决,不然经常堵,大家都住不安生。”经过网格员耐心细致沟通,最终居民们一致同意均摊下水管道维修费用。此事过后,“平安铜川”微信小程序办事效率高、办得好,也在小区居民之间口口相传。

“平安铜川”微信小程序是铜川市精心打造的线上“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目前已吸纳59名检察官和律师、118个调解机构入驻,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同时,活跃在基层的网格员也借助“平安铜川”微信小程序,及时向综治中心反映群众诉求、安全隐患、矛盾纠纷等。从手机屏幕上的轻轻一点,到现实难题的迎刃而解,“平安铜川”微信小程序像一架桥梁,让服务民生实现“一键直达”。

铜川市平安建设和综合治理指导中心主任梁少凯说:“解决群众矛盾纠纷关键在于坚持法治原则、重视情感沟通、寻求务实方案,要让三者有机统一,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在维护权益与关照现实之间寻找平衡点。”从“进一扇门、解千般愁”到“足不出户就能反映诉求”,铜川市正用一次次探索实践,让服务民生更有针对性,对涉及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实现精准治理、智慧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