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澄城公安:做实“小警务”  输出“大平安”

今年以来,渭南市澄城县公安局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结合工作实际,从化解小纠纷、侦破小案件、优化小服务、排查小隐患着手,以做实基层“小警务”为抓手,想方设法把关系群众利益的一桩桩小事办成、办好,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平安就在身边。

聚合力调解“小矛盾”

“乡里乡亲首先不能伤和气,咱坐到村上,把以前的底子找出来慢慢说……”2月26日,庄头派出所民警调解一起耕地地界纠纷时说。为从源头上做好各类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澄城公安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倡导建立“党委政府主导、职能部门主抓、村社密切配合、群众积极参与”的联调联动机制,吸纳三级调解、发挥“六老力量”,进一步优化以“早、情、实、宣、准、巡”为内核的多元化解机制。特别是利用村组(社区)干部、网格员和“义警”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推动城乡社区警务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第一时间发现和联动处置网格内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派出所把方方面面的力量调动起来,今年已化解了7起矛盾。”城关街道办网格员李欢说,“通过调处‘小矛盾’,切实构建起了辖区‘大和谐’。”

重机制打击“小案件”

澄城公安牢固树立“打击就是防范、小案不是小事、挽损即是惠民”的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小案件侦破机制,分解量化“小案”侦防责任清单,将警力和工作重点放在打击民生领域案件上。

注重接警处置环节。对接到的小案警情,派出所做到快速反应、快速处警,涉及相关警种的,由县局第一时间调集相关警种同步上案,搜集信息、追踪研判,把握有利时机,提高打击现行犯罪能力。

注重调查取证环节。澄城公安严格规范小案办理程序,认真落实现场勘验制度,全程录音录像,全面细致调取、固定证据,不断提高现案侦破、案件串并、信息共享、比对碰撞能力。

注重案件回访环节。澄城公安进一步完善小案回访制度,采取不同形式,就接处警人员态度、处置效率、案件侦办等内容回访当事人,通报案件进展,整改工作不足。

“通过抓实接处警、调查取证、案件回访三个环节,我们用侦破民生‘小案件’进一步维护社会‘大稳定’。”该局指挥中心主任乔峰介绍,“冬春行动开展以来,共破获各类案件6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1人、逃犯10人,为群众直接挽回损失45万元。”

优服务解决“急难事”

为提升公安服务质量,澄城公安牢固树立“让群众最多跑一次”的服务理念,不断优化便民举措,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全力提升群众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优化政务服务。澄城公安依托“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打造公安政务窗口,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办事流程,落实“线上+线下”工作模式,积极推行预约服务、延时服务、错时服务、急事急办、上门服务等便民措施,制定“服务态度好、办事速度快、关爱温度暖”工作标准,提升窗口民辅警工作水平。

优化警务服务。澄城公安推动警力下沉,依托警务室、警务工作站,把民警的“办公桌”延伸至社区、村组,及时接受求助、受理户籍业务、化解矛盾纠纷等,全面提高办理业务效率,极大方便群众,做优延伸服务“最后一公里”。

“今年前两个月,澄城公安政务服务中心窗口累计接待群众1000余人次,受理户政、车驾管业务1200件。”该局政务服务中心窗口负责人刘囡囡说。

除隐患守护“大平安”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澄城公安结合辖区实际,扎实开展各项安全整治工作,攻坚化解各类安全隐患,在重点领域整治工作中,坚持治安、环食药、交警、派出所等多警种联动,深入行业场所、生产经营单位、农村集会等,重点针对消防安全、物流寄递、食品安全、危爆物品等领域开展突击查、交叉查、反复查,着力查风险、除隐患、防事故。在重点场所整治工作中,各派出所组织警力对酒吧、棋牌室、洗浴中心、旅馆酒店等易滋生违法犯罪的重点场所进行清查,严厉打击“黄赌毒”违法犯罪,同时对其是否存在消防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治理。在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工作中,澄城公安紧盯事故多发时段路段,加强勤务部署,精准打击“三超一疲劳”、酒驾醉驾等重点违法行为。

“排查小隐患,守护大安全。”该局治安大队大队长郭峰说,“我们把防范工作做在前做扎实,工作中遇到的大部分问题就可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