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潼关县人民法院专业“会诊”阅核“把关” 力促审判质效提升
阅核制是在坚持“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办案责任制的基础上,实现有序放权和有效监管有机统一。
“阅核制是法院的院庭长依法对案件的审理裁判进行审核把关,并承担相应责任的工作机制,目标是确保案件质量、统一裁判尺度、防控司法风险,全面提升审判管理现代化水平。”11月5日,潼关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韩栋介绍,为切实做到院庭长监管“有力度、有深度、有准度”的审判管理职责,带动以“质量、效率、效果”为导向的审执质效有效提升,潼关法院积极探索建立阅核制加专业法官会议制度,坚持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精准结合促审判质效提升。
今年以来,潼关法院召开专业法官会议16次,讨论案件(议题)42件,院庭长阅核案件数达428件,其中阅核刑事102件,民事173件,行政1件,执行152件,严把判决案件出口,确保判决案件质量。自阅核制实施以来,案件上诉率由35.90%降至12.69%,截至目前,第三季度被发回重审或改判的案件为0。
潼关法院党组对审执工作调度部署,压实责任,通过召开党组会进行审执质效指标数据会商,充分学习新指标考核体系,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推行“挂图作战”,以图表形式清晰展示各审判执行团队审执质效情况,并根据案件办理情况持续加强对质效指标的动态监控、实时预警,让各团队长对其质效指标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策。同时,该院对重点工作进行细化分解、按类施策,促使审执责任明确到人。
深植“用数据说话”意识,潼关法院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通过定期召开中层会议,进行审判会商、开展业务体检,对照审执指标数据及工作运行态势,对存在的短板弱项进行深度“会诊”、精准“开方”、靶向施策。该院深入研究精准解决思路,及时疏通关键根源问题,将“面”上发现的问题,落实到具体“点”上的整改,助推审判质效突出问题一一破解,努力实现审执工作稳中有进、持续提升。
严格落实“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潼关法院完善专业法官会议制度,不断拓展案件讨论深度。所有审判案件均由承办法官归纳案件焦点,并向专业法官会议汇报判决思路。各审判团队负责人对事实认定和法律依据进行逐案分析研判,总结交流裁判思路,形成一致意见,统一裁判标准和尺度,切实解决类案不同判等问题,多措并举助力审执质效趋优向好。
与此同时,为确保案件质量、统一裁判尺度、防控司法风险,潼关法院建立健全院庭长阅核案件通报制度,进一步压实院庭长监管责任,加大实质化监管力度。审管办定期对阅核案件、“四类案件”等监管情况进行检查通报,形成监管分析报告并向院党组专题汇报,推动院庭长从被动监管向主动履职转变,践行审判监督精细化管理,同时承办法官对阅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形成提升法院审判质效合力。
为全面提升审判管理现代化水平,潼关法院将采取“三步走”的方式,逐年缩小阅核范围,从全覆盖式阅核范围,到因人因案刚性阅核范围,再到动态调整阅核范围,促使办案质效大幅提升。(记者 张建锋;通讯员 李梦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