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民之所急 行民之所盼——渭南市蒲城县人民法院执行局持续开展执行攻坚行动

1月中旬以来,渭南市蒲城县人民法院执行局为确保申请执行人过个“舒心年”,执行干警全员出击,抢抓被执行人陆续返乡、清账结算的关键时期,持续开展执行攻坚行动。

在执行过程中,该院执行干警依法依规,对案件精准施策,面对心存侥幸、企图逃避执行的被执行人,耐心向其释法明理,详细告知拒不履行法律义务将面临的严重后果。同时,执行干警将善意文明执行理念贯穿执行工作全过程,让执行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法官,他拖欠的不仅是我的工资,还是我们一家的生活费啊,你一定要帮帮我们。”杨某向蒲城县法院干警说道。原来,杨某与贾某父亲是朋友关系,贾某雇用杨某在工地干活,工费共计16800元。后贾某仅支付了3000元,剩余13800元一直未支付。杨某在索要无果的情况下提起诉讼。经法院调解,贾某仍未履行,杨某无奈申请执行,但贾某玩起了“消失”。最近杨某遇到了“消失”已久的贾某,于是及时向法院执行干警提供线索。在获得贾某线索的第一时间,执行干警迅速前往贾某的住处,但其母亲以贾某不在家为由阻碍执法。执行干警告知其阻碍法院执法的严重后果,其母亲认识到错误。随后,执行干警将贾某带回法院要求其履行案款,贾某表示没有履行能力。在法官宣读拘留决定后,贾某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愿意履行案款,但表示确实经济困难。经法院调解,申请执行人表示愿意主动放弃部分款项。最终贾某履行9000元案款,双方达成和解,本案执行完毕。

在另一起借贷纠纷中,申请人权某和被执行人刘某曾是好友。刘某向权某借款28万余元,借款到期后,权某多次催要,刘某却一直拖欠不还。无奈之下,权某将其诉至法院,案件随后进入执行程序。干警在执行中查明,被执行人刘某下落不明,无法联系。临近年关,申请人发现被执行人刘某已经回到家乡。接到线索后,执行干警迅速将刘某拘传至法院,向刘某详细解释相关法律规定及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严重后果。迫于强制执行的强大威慑力,刘某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筹集了2万元先行履行。双方就剩余欠款的偿还事宜也达成一致意见,该纠纷得到妥善处理。

“执民之所急、行民之所盼”一直是蒲城县法院坚守的工作原则。2023年,曹某与张某借贷纠纷一案经法院调解,由张某履行案款29万元。然而,被执行人张某在履行了1万元和价值1万元的货品后就不再履行,还切断一切联络,销声匿迹。在申请人得到张某行踪线索后,通过电话联系执行干警。执行干警第一时间将张某带回法院,准备采取下一步强制措施。张某的朋友闻讯赶来表示愿意为张某担保,张某也当场履行了部分款项。随后,曹某表示愿意再次信任张某,同意张某分期履行案款,至此本案顺利结案。

自2024年12月18日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活动”以来,蒲城县法院执行局共拘传148名被执行人、司法拘留15人,执结269案;其中,执行完毕136案,终结133案,执回案款906.84万元。蒲城县法院执行局通过执行攻坚行动,彰显了法律威严、传递了司法温度,用实际行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贡献了法院力量。(记者 张建锋;通讯员 韩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