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 防范风险筑屏障 科技赋能强支撑

“王阿姨,您看这是新出台的民法典相邻权条款,楼道堆放杂物确实影响安全……”9月24日,陕西省韩城市林馨园小区社区民警刘悦妍手持法律知识手册,联合社区调解员、物业经理现场一起调解居民纠纷。这种“民警+社区工作人员+法律顾问”的“三位一体”调解模式,正是韩城公安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生动实践。

韩城市公安局紧扣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以机制创新为抓手,以科技赋能为支撑,推动警务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倾,打造权责清晰、联动高效、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模式,织密平安网。

据统计,今年1至9月,韩城市警情数同比下降18.3%,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多元联动“解纷网”:守护和谐新家园

韩城公安创新建立“三级调解矩阵”:在社区设立“百姓说事点”,由派出所民警牵头召开“小区议事会”;在镇街组建“联合调解中心”,有效整合信访等六部门资源;在公安机关建立“专家智库”,邀请律师、检察官等参与重大纠纷化解,确保各类潜在风险能够发现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

聚焦老旧小区改造、商铺租金等易发性矛盾,他们推行“三色预警”机制,即“红色紧急”“黄色关注”“绿色常态”,通过“大数据+铁脚板”提前介入,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形成“小事不出社区(村)”的治理格局。今年以来,韩城市公安局共化解物业纠纷、邻里矛盾等460余起,全市矛盾纠纷类警情同比下降5.3%。

微信图片_2025-10-28_175601_283.jpg

专群结合“防控网”:构筑平安新业态

一到凌晨,韩城市状元街商户李某总能与佩戴有“治安巡逻”字样红袖标的保安员、巡逻民警擦肩而过。

韩城市公安局打造“1+N”群防群治体系,按“一区一警两辅”标准配备社区警力,配套组建由保安员、志愿者、商户代表组成的230余支“红袖标巡逻队”,创新“三查三报”工作法,即查可疑人员、查安全隐患、查矛盾苗头及报告异常情况、报告群众需求、报告治安动态,守好平安新业态。同时,他们在商业街区推行“高峰岗+错时巡”机制,每天18时至22时安排铁骑队定点值守;22时后启动“亮灯”行动,组织群防群治力量对背街小巷开展“手电筒巡逻”。他们还在重点小区推广“邻里守望”计划,通过“十户联防”微信群实现警情秒级响应。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盗窃案发案数同比下降8.3%。

微信图片_2025-10-28_175557_308.jpg

科技赋能“智慧网”:激活治理新动能

“智慧平台预警:金塔路某商铺烟雾浓度异常。”9月15日,韩城市公安局指挥中心通过智慧警务平台发现火情,迅速调度派出所、巡警等力量,在5分钟内到达现场扑灭火灾。这种“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的治理效能,得益于韩城公安应用的治安防控平台。

微信图片_2025-10-28_175553_397.jpg

韩城市公安局全力建设智慧警务平台,整合视频图像、智能感知设备,实现全要素管控;在老旧小区安装“智能门禁+人脸识别”系统,接入高空抛物监测、消防通道占用预警等功能,推动相关警情数下降18%;创新“云端枫桥”调解模式,通过微信连线,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完成纠纷调解,先后线上化解矛盾30余起。新城派出所民警杨玲向记者展示了新配备的移动警务终端,“依托‘一标三实’动态信息库,全局实现‘以房管人、以业管人’,流动人口登记率大幅提升。”

法治建设“闭环网”:构建长效新体系

为确保“主防”职能落地见效,韩城市公安局建立“三项保障机制”:将派出所工作纳入全市平安建设考核,权重提升至30%;设立“派出所标准化基础建设专项资金”;实施“民警成长计划”,选派机关民警到社区轮岗锻炼。

微信图片_2025-10-28_175549_110.jpg

他们在乔南社区试点全周期管理模式,建立“风险评估—预案制定—处置演练—复盘优化”闭环机制,创新“法治体检”服务,组织民警定期赴企业开展安全评估,今年以来已帮助整改隐患80余处。此外,韩城市公安局强力推进“智慧小区”建设,拓展“警保联动”“警企联防”“校园护卫”等特色品牌建设,用“公安蓝”守护群众“幸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