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堵点痛点 激发动力活力  延安:办好群众身边事 织密为民服务网

6月12日,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民警走上街头宣传“12367”国家移民管理机构服务平台,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并现场解答群众疑问。延安市公安局秉承“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一理念,从企业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点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入手,深入推进便民服务改革,着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延安市公安局制定出台便民利企措施20条,下放22类36项审批权限,并优化整合出入境、治安、行政审批、交警等4个部门共53个服务事项,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优化措施“有速度”

延安市公安局全面下放22类36项审批权限,并推广普及“信任办理”“容缺办理”等机制,最大限度方便办事群众。按照“进一扇门、办所有事”的要求,延安市公安局交警、出入境、治安、行政审批等4个部门53个服务事项进驻市政务服务大厅,月均办件6000余件,实现“大厅之外无审批”,最大限度提升工作效率,持续提升公安机关“服务温度”。同时,延安市公安局积极回应企业和群众办事办证“再快一步”的需求,通过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减跑动,简化压缩258项程序用时。

延安市公安局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线上线下融合,推行“预约办、上门办、快捷办”,在“圣地警苑”公众号建成“互联网+延安地方站”,新增领证提醒、新生儿起名、重名查询等14项服务,目前已开通400余项网上服务事项,登记注册64万余人,办理各类业务466万余件,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延安市公安局联合农业银行延安支行在相关App中嵌入“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高频服务事项,在超级柜员机上配备云端打印机,让群众在就近银行营业网点即可打印网上申请业务。同时,他们全面推行网上“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应用科技手段,建立健全行政许可事项动态监管机制,形成“监管精准、过程可溯”的全流程监管格局。

服务百姓“有温度”

延安市公安局广泛开展“访民情、解民忧、送温暖”“我为群众办实事”等爱民活动,新增“家门口服务网点”34个,实现出入境证照“自助办”、车驾业务“就近办”,同时,推出“交管12123”语音服务平台和线上“学法减分”举措,今年以来带动6万多人“学法减分”、16万人线上领证。

延安市公安局大力开展“文明窗口”创建活动,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增设15个“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专门解决办事办证疑难问题。今年以来,延安市公安局累计为群众办实事3000多件、做好事1315件,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自觉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在延安警营蔚然成风。

解决问题“有力度”

延安市公安局坚持“不回避矛盾问题”的理念,深入调研棘手难事,对症下药破解难题,以创新举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针对涉油气犯罪量刑定罪标准不统一、违法活动屡禁不止的老大难问题,延安市公安局联合“检法两院”出台《会议纪要》,解决涉油案件法律适用问题。

针对油区私拉乱接油井伴生气这一治安管理难题,延安市公安局及时组织开展专项整治,全面推动13个县区开展拉网式排查整顿,在消除安全隐患的同时为企业年均挽损3000万元。

针对住建、金融等领域涉众型经济犯罪频发等突出问题,延安市公安局积极开展摸底调研,推动开展联合行动对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整顿,有力维护金融经济秩序。同时,对企业建立“无事不扰”机制,持续规范执法行为,对“超权限、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等情形进行及时整改,以精准规范的执法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记者 阮仕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