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川县委政法委:三个坚持助推“三个年”活动走深走实

今年以来,洛川县委政法委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三个年”活动的安排部署,以作风能力建设提升年为抓手,按照县委推出的乡村社会治理“133制”工作法,坚持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破解治理难题,精准施策、优化服务,不断突破营商环境瓶颈,推进重点项目实施,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坚持“三调联动” 建设平安乡村

年初,县委创新推出乡村社会治理“133”制,即聚焦党建引领乡村社会治理1条主线,开展惠民政策公开、财务公开、村级重大事项公开3项公开,实施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联动3调联动,组织每月开展一次道德讲堂、每季度开展一次文化活动、每年开展一次道德模范评比3个活动。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为县域社会治理探索新方法和路径。按照县委总体安排,县委政法委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乡村治理统筹协调难、小事无人管等问题精准施策,发挥镇街党委统一组织领导、协调推进的作用,整合乡镇综治、法庭、派出所、司法所、镇包村干部,村“两委”班子及乡贤能人力量,挑选精兵强将,组成10—15人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队。每季度,各镇街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队选取三分之一的村组,上门开展矛盾排查,根据发现的矛盾问题,有针对性地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及时化解,同时开展法治教育和法律服务。

今年以来,全县排查矛盾纠纷1506件,化解1438件,化解率95.48%;信访总量同比下降28.6%,民事诉讼案件同比下降9.64%,较好地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目标。

坚持多元共治 建设和美小区

以城市社区为示范点开展活动,激活党组织“神经末梢”,提升治理新效能。以党组织为引领,以党员为主力军,创新推行“小区党支部+居民为中心+小区业主代表大会和业主大会+业委会和监委会”的小区治理模式,把党支部建在小区上,以小区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目前,全县12个封闭小区建立了10个小区党支部、10个业主委员会,由小区居民党员选举小区党支部书记,10名经验丰富、群众基础好的退休干部被选举为小区党支部书记。党支部与业委会、物业公司每季度定期召开1—2次会议,研究小区邻里矛盾调解和水电、停车、环境卫生等关乎居民切身利益的事项。目前,10个小区居民自治小组共解决小区路不平、水不畅、灯不亮、环境不美等问题53件,小区物业与业主的矛盾少了,环境卫生好了,邻里更加和谐了。

坚持“1+X” 共建平安洛川

坚持以党委为领导,动员发动全县各级各部门积极参与平安建设,构建“1+X”平安建设大格局,深化平安洛川建设。制定平安建设满意度提升工作方案,召开县委平安洛川建设领导小组会议,通过综治视联网对政法系统2000余名政法干警、网格员进行平安建设暨矛盾调处专题培训;组织公安、检察、法院开展“三书一函”专题调研评查,印发《第三批常态化扫黑除恶特派督导反馈问题整改方案》;协调组织40个平安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全员参与,开展为期1个月的集中宣传活动,为平安洛川建设营造了“人人参与、人人知晓、共创共建”的良好氛围。强化基层阵地建设。持续推进各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打造出15个样板综治中心。细化618个网格并配齐网格员,组建起228人的调解库、117人的说法库和249人的包联库;先后开展平安宣讲26场,打造平安文化长廊4处,发送平安公益短信4轮,带动300余部固定电话、4000余部手机定制平安彩铃。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制定《关于保障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方案》,出台了服务高质量发展10条措施、助推民营经济发展16条措施、提高工作质效17条措施,为包联企业服务20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50余次,完成重点项目风险评估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