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洛川县人民检察院以“三化三定”为抓手推动12309检察“双进”工作发挥实效
2023年以来,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人民检察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主动融入洛川县域基层社会治理,充分发挥12309检察服务中心桥梁纽带和前沿阵地作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以“三化三定”不断延伸检察服务触角,升级优化12309检察服务水平。
以“检察网格化”及时定纷止争。将法律监督触角延伸到乡镇、社区,打通服务基层的“最后一公里”。以12309检察服务“双进”工作为契机,探索建立“检察网格化”纠纷排查机制,在“洛川检察”微信公众号、微博、今日头条等官方账号上增设了“掌上监督”模块,通过“掌”上监督、“码”上受理,打造集线索收集、矛盾化解、法治宣传、为民服务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监督平台。全院28名检察干警包联14个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和城市社区196个行政村,包片干警通过了解社情民意、法律政策宣传、提供在线咨询等方式,第一时间纾解问题困难,促进矛盾纠纷就地解决,提升矛盾纠纷化解的及时性、精准性、有效性。累计带案下访5次,对接基层综治中心13次,在排查化解矛盾中积极寻求基层党委政府支持,成功化解了一批婚姻家庭、邻里纠纷、民间借贷等矛盾纠纷,有效预防了制约乡村振兴的“民转刑”案件发生。
以“检察一体化”适时定争止讼。将信访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牢固树立“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目标。坚持“大信访”理念,强化内部“一盘棋”思维,创新工作模式,凝聚检察合力,促使“双进”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全面推进“一把手”主抓、各部门协作配合、共同答复的“一体式审查”和“双化解”工作模式,推动“信访控申+检察业务”实质化协同办案,形成工作合力,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质效。二是深化落实领导包案化解。建立“初信初访”院领导包案办理工作机制,检察长带头深入一线排查矛盾、调处纠纷、服务群众,广泛采取联系公安、镇、街、村委等部门形成工作合力,依法妥善处理涉检信访和群众诉求,穷尽方式方法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截至目前院领导包案17件。三是积极构建第三方人员参与化解涉检信访工作模式,运用听证、救助等化解手段,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探索构建“事前预警防范、事中处置化解、事后修复警示”的矛盾化解体系,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以“检察多元化”实时定讼止访。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努力实现办案质量、效率与公平正义的有机统一,让人民群众真正、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一是建立“内部+外部”联动模式。与镇、街(便民服务中心)综治中心联动,推出“检察官+政法委员”联合接访,共同办理信访案件1件。与人社、民政、妇联、团委等探索建立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工作衔接机制,开展“救助+回访”活动,实现救助方式多元化和救助效果最大化。今年以来,共救助困难当事人12人,发放救助金17.9万元。二是建立“上级+下级”联动模式。变“群众找我来办事”为“我为群众办实事”,28名派驻干警联合镇、街、村干部,深入镇、街进行法治宣传,深入村组进行矛盾纠纷排查,深入群众开展“一对一”答疑解惑110余次。三是建立“线上+线下”联动模式,充分利用线上服务工作平台,主动加强与各级综治中心密切协作,在各镇、街(便民服务中心)检察服务工作站建立公益诉讼、群众来访、矛盾化解、司法救助案件线索登记台账,受理信访案件19件,收集线索185条。建立信息动态研判机制,及时掌握涉检上访人员及案件动态,做好苗头性信息收集、整理和风险评估,及时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