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镇巴:以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矛盾纠纷新解法
近年来,汉中市镇巴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多元化保障,主动收集、精准回应、快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推动基层治理从“反应式管理”向“参与式治理”转变。连续三年,全县平安建设满意度位居省市前列,实现集体访大幅下降、进京非访逐步下降、信访总量稳步下降的可喜局面。
力量下沉 源头预防矛盾纠纷
“高姨,这回排水管安好了,您的心气儿顺了嘛”!近日,镇巴县北门社区向阳片区网格员张静正忙着招呼工人为社区居民高彩芳家房屋安装崭新的雨水排水管。原来,向阳片区网格员在入户走访时发现,因老街美化改造施工导致高彩芳家房屋排水管破损,一到雨天房屋外墙便渗水严重,居民与施工方产生积怨。发现问题后,社区网格员主动介入,一方面及时疏导群众情绪,一方面立即协调联络施工人员安装新的排水管,将一起矛盾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
该县坚持党政“一把手”带头,探索建立“书记院坝议事会”机制,全县34名县级领导、89个部门“一把手”下沉包联镇村召开院坝说事会,践行“一线工作法”,形成“书记一线抓、政策一线讲、问题一线解、事项一线商”基层工作新局面,全县181个行政村(社区)召开“院坝说事会”400余场,参与群众达10余万人次,组织解决群众难题32件次。
建立县、镇(街道)综治中心“一体化指挥、多元化联动”工作体系,组织机关党员干部下沉网格,推行县级领导干部联系镇(街道),镇(街道)领导干部联系村(社区)网格常态化包联机制。全县20个镇(街道)设置一级网格1063个,二级网格5185个,配备一级网格长1064人,专兼职网格员6249人,实现网格化服务管理全覆盖。在移民搬迁安置点和小区物业,探索建立“党建+基层治理”,建立搬迁安置点党小组33个,组建党员志愿服务大队31个,基层社会治理触角延伸至每个治理单元,打通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矛盾纠纷化解不是现场敷衍、也不是给双方当事人和稀泥,要真真切切地将群众的矛盾纠纷化解到位,做到用心用勤用力。对于需要司法途径解决的问题,及时教育和引导群众树立法治思维,让群众信“法”不信“访”,将矛盾纠纷化解到根底,不留后顾之忧。”这是2024年1月7日在全县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求。
分类分流 精准化解矛盾纠纷
镇巴县委政法委深入调查分析了全县近年来矛盾纠纷演变规律,针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弱项,提请县委、县政府研究制定方案,为全面收集掌握全县矛盾纠纷总量,分级分类、有效化解打下了坚实基础。
县、镇、村三级严格按照相应工作机制,厘清各级职责,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前沿阵地和网格员探头触角作用,通过网格员每日走村入户开展法治宣传、收集社情民意、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等上门服务,变“群众找”为“找群众”。推行简单纠纷由片区网格员首问负责,复杂纠纷由各级综治中心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及时协调解决,重大疑难纠纷由县级领导包案调处的工作模式。2023年,全县累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705件,成功化解702件,化解率达99.6%。
“警察同志,太感谢你们了,27年了,我终于有户口了!”1月11日,拿到崭新的户口本,赵某激动地向民警道谢。家住镇巴县永乐镇核桃树社区的赵某一直在外务工,27年未曾返乡,因多种原因导致户籍被注销,其就业、出行及社会保障等多有不便。近日,赵某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到镇巴县公安局简池派出所求助。户籍民警详细了解赵某的基本情况后,积极开展赵某的户口补录工作,通过翻查原始档案、入户走访、调查后全面核实了赵某的身份信息。1月11日,赵某的户口补录工作全面完成。
主动服务 司法为民护航发展
全县政法机关坚持将人民满意作为工作“第一标准”,县委政法委严格执行各级综治中心及网格员岗位职责、日常管理、考核评价管理机制,以干部走下去、问题解决掉、感情连起来为考评导向,把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与各级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双挂钩。2023年以来,基层综治中心主动对接参与诉前调解19件,调解成功18件,调成率95%。
公安机关推出异地身份证受理审核告知承诺制、“绿色通道”业务办理、简化户籍业务办事材料等便民政策,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梳理本级政务服务事项90余项,实现户政、治安、交管、出入境等353项业务网上办理,群众利用“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办理业务3126件,均按时办结、无一投诉。开展“三扫”“六进”“六到位”反诈宣传教育,有效劝阻4万余人次,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56案,抓获电诈嫌疑人53人,追赃挽损64.11万元。
检察机关创建“蓝雨伞”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品牌,在县城及部分乡镇中小学挂牌成立“蓝雨伞”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站15个,聘请专业心理辅导老师担任特邀检察官助理,对留守儿童开展专题心理辅导38人次,对涉罪未成年人开展帮教30余次,切实筑牢未成年人保护“防火墙”。
审判机关在诉讼服务场所为当事人提供诉讼文书范本,对涉军、涉企、涉农民工、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全面推行网上立案、网上交退费、电子送达等便捷方式,为行动不便当事人上门立案14件,开展法治宣传、巡回审理、就地办案559件,为经济困难当事人减免诉讼费2.8万元。
司法行政机关忠诚践行新时代司法为民工作理念,组建14个专业性行业调解委员会,配备专职人民调解员221人,成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29个,落实法律顾问185人,接待法律咨询2623人次,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655件, 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198.1万元,受援人满意率100%。 (谢晶晶 记者 张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