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南郑:为爱“减负” 让“礼”归礼

“真正的聘礼应该是相濡以沫的承诺,而不是掏空家底的数字。”4月7日,南郑区人民法院新集法庭庭长李凡在法治宣传时动情讲述,“法律不会为陋习背书,但会为真情护航。当每个家庭都成为移风易俗的参与者,文明乡风就会蔚然成荫。”

在南郑区新集镇,彩礼数额普遍偏高。面对这一情况,汉中市南郑区人民法院以司法建议为“破冰之刃”,直击高额彩礼问题。2024年,2000余字的司法建议书发送至辖区4个镇(街道),推动73个村(社区)将彩礼限额写入村规民约。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带头践行抵制“高额彩礼”的承诺。短短3个月,成效显著:婚约纠纷增幅回落,263.5万元彩礼依法返还,“文明家庭”评选活动覆盖辖区住户。

“南郑法院发出的关于治理高价彩礼的司法建议给我们帮了大忙,法官讲解的彩礼返还案例也成了我们调解工作的‘活教材’。去年,全镇彩礼纠纷减少了近三成。”汉中市南郑区新集镇平安法治办主任胡永红欣慰地说道。

“闪婚闪离全额返”“隐瞒疾病部分退”……南郑区法院提炼出“数额分层、时间量化、过错评价”三维裁判模型,让抽象的法律条文化作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例如:40万元彩礼全额返还的判决,打破了部分人借婚姻敛财的侥幸心理;18万元彩礼梯度返还的调解案例,巧妙地平衡了情与法的边界。这些典型案例,成为群众口中的“法治教科书”,让“反对物质化婚姻”的价值观深入人心。

从网格员“拉家常式”的早介入,到专班调解组“一案一策”的精准化解,南郑区法院将“网格调解—自治调解—专班调解—联动调解”的递进式分层过滤体系,深度融入高价彩礼纠纷的化解工作中。57起涉彩礼纠纷在诉前温情化解,156万元款项履行到位,37%的矛盾消解于萌芽状态。当法官与乡贤携手合作、法律与乡情相互呼应,原本剑拔弩张的矛盾纠纷也化作了暖心和解。

南郑区法院开展了“公平正义在身边——100场法治宣传基层行”活动,将法治宣传带到田间地头。活动中,“典型案例法官说”在村民朋友圈广泛传播,30万人次通过短视频了解了“彩礼返还规则”。此外,法院针对婚介从业者、红白理事会开展靶向培训,让“文明婚约受保护”成为共识。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在婚礼请柬上写下“重情轻礼”的誓言,司法引领的新风正化作“抵制高价彩礼”的自觉行动。

近年来,南郑区法院始终坚持以法治之力破除高额彩礼陋习,以文明新风助力乡村振兴,通过“司法建议+精准裁判+多元调解+立体宣传”的四位一体治理模式,让爱情回归纯粹初心,为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了“南郑样本”。(通讯员 朱虹 记者 张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