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优化营商环境 多措护企发展
9月6日,记者从安康市举办的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围绕全省“三个年”活动要求,安康市法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精准发力,发挥职能优势,多措并举助力营商环境更优化。
据介绍,今年以来,安康法院紧扣“服务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题,聚焦重点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坚持能动司法,不断提质效、优服务、强保障,多措并举推动工作走深走实。安康法院始终坚持“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的办案原则,对案情简单、争议不大的涉企案件,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小额诉讼程序快审快结,引导当事人协商选择非诉方式,切实降低企业诉讼成本;坚持以企业视角强化服务举措,最大限度减轻诉讼对中小微企业的不良影响,切实提升市场主体司法获得感。今年1至8月,全市两级法院共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1.42万余件,调撤9553件,调撤率67.01%,一审简易程序适用率92.33%。全市法院审限内结案率99.82%,平均审理时间26.52天,同比缩短1.64天。
安康中院积极落实民事、行政二审案件网上立案试点工作,依托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实现网上调解、网上开庭、网上文书生成、网上签名,持续推进集约送达、电子送达。今年3月份二审案件网上立案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诉讼文书电子送达成功率为95.12%。安康中院诉讼服务综合质效排名全省中级法院第一。
今年以来,安康市公安局围绕全省“三个年”活动,以深化“警民共建一家亲”为民实践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行市县两级班子成员、警种部门主要负责人、基层所队长包抓联系的重点项目“警长制”,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为重点项目企业做好便民利企服务、公共安全保障、纾困解难等工作,切实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公平正义、服务一流的营商环境。截至目前,全市落实市级警长36人、县级警长227人、镇级警长266人,做到了市县镇三级联动、一对一精准包联。
此外,安康市公安机关落实网格布警、一企一警措施,出台《重点项目企业警务室建设工作规范》,明确警务室市县镇三级警长具体职责,在重点工业园区、重点项目工地、重点企业建立规范化驻企警务室381个,“警长制”专班进驻企业、项目工地974家,创新平安警企联创联建等“六联”机制,推动驻企服务保障工作落实到“最后一厘米”。安康市公安局还创新一警一点、指尖警务、云端警务等基层社会治理方式,加强法律法规、安全防范宣传,开展向企业群众汇报、警企座谈会等活动356场次,排查化解涉企矛盾纠纷185起,整治涉企风险隐患531个,办理涉企案件60起,打击处理36人,追回损失1445万余元,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今年以来,安康市司法局立足司法行政职能,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提升法律服务水平,奋力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优质法治保障。全市已建成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个、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0个,各镇(街道)成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村(社区)全部配备法律顾问,实现了市、县、镇、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覆盖;联合市律师协会发起组建“安康市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律师公益法律服务团”,健全工作机制,公布联系方式。截至目前,124名公益律师共为全市各类企业提供“法治体检”1370次、帮助预防合同法律风险124件次、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132场次、举办法治讲座108场次,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记者 陈洪钧)